第136章(2 / 7)
汉朝的时候,促使张骞打通丝绸之路的动力是什么来着?
西域诸国那梦幻般的黄金遍地的景象?还是已经被汉人打服的匈奴人依然日复一日将西域诸国作为奶牛,用其产出补充自身?
不管怎么样,那种人力稀少,千人便敢称国的国家,无论在哪个好战的大国看来,都是能轻而易举收入囊中的东西吧。
至于所谓建州女真,实际上有多少人,朱常洛真的是想想都要笑了。
不算被俘或者依附的汉人、蒙古人以及其他的民族,正统的“满人”——当然,现在黄台吉都没能登上汗位,将建州女真正式定名为“满洲”的事情当然还没发生,不过朱常洛是后世的人,就直接这么称呼了——一直到顺治朝的时候也才五万多,这是所有旗人里满军旗的人口数量,蒙军旗的人先不说,汉军旗的人数最多,几乎是满军旗的四倍。
其实也可以推断一下,所谓的女真,连游牧民族蒙古都比不上,他们大概属于渔猎民族,和历史上金国的女真族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是借了个名头罢了。
努尔哈赤凭借父祖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虽然他手下的人肯定不只十三个,而是起家之初太过寒酸,能用上铠甲的就这么几个人,但是总体人数一定不会太多。
当然了,杀良冒功这种事,若是不严令禁止,详细查探,肯定会有人去做的。
不过朱常洛相信,凭借锦衣卫和东厂的鼎鼎大名,以及某些时候甚至会“钓鱼执法”的严苛手段,还有那些犯错的人的凄惨下场,一定会让这类现象少之又少的。
既然人都聚在南京城,那自然是要把事情先给办好。
浙江科举舞弊案导致朝中文官被牵扯了许多注意力进去,再加上武事诏已经被通过、颁行天下了,文官们的阻拦力度也越来越弱。
事实上,在不溺于党争的时候,文官们都还是挺靠谱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朝中有爵位的勋贵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虽然辽东那边裂土分疆的前提是军功封爵,但是他们这种依靠先辈的军功传承下来的爵位也能作数,所以朝中有不少勋贵家族的子弟也都在蠢蠢欲动。
文官们表示自己的心里很苦,内部出问题了不算,边上的武官猪队友还在搞事。
对于朱常洛来说,发布了命令之后,能有成效是最好的,不过他也没想到武事诏发出去之后,这么快就出了结果。
↑返回顶部↑
西域诸国那梦幻般的黄金遍地的景象?还是已经被汉人打服的匈奴人依然日复一日将西域诸国作为奶牛,用其产出补充自身?
不管怎么样,那种人力稀少,千人便敢称国的国家,无论在哪个好战的大国看来,都是能轻而易举收入囊中的东西吧。
至于所谓建州女真,实际上有多少人,朱常洛真的是想想都要笑了。
不算被俘或者依附的汉人、蒙古人以及其他的民族,正统的“满人”——当然,现在黄台吉都没能登上汗位,将建州女真正式定名为“满洲”的事情当然还没发生,不过朱常洛是后世的人,就直接这么称呼了——一直到顺治朝的时候也才五万多,这是所有旗人里满军旗的人口数量,蒙军旗的人先不说,汉军旗的人数最多,几乎是满军旗的四倍。
其实也可以推断一下,所谓的女真,连游牧民族蒙古都比不上,他们大概属于渔猎民族,和历史上金国的女真族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是借了个名头罢了。
努尔哈赤凭借父祖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虽然他手下的人肯定不只十三个,而是起家之初太过寒酸,能用上铠甲的就这么几个人,但是总体人数一定不会太多。
当然了,杀良冒功这种事,若是不严令禁止,详细查探,肯定会有人去做的。
不过朱常洛相信,凭借锦衣卫和东厂的鼎鼎大名,以及某些时候甚至会“钓鱼执法”的严苛手段,还有那些犯错的人的凄惨下场,一定会让这类现象少之又少的。
既然人都聚在南京城,那自然是要把事情先给办好。
浙江科举舞弊案导致朝中文官被牵扯了许多注意力进去,再加上武事诏已经被通过、颁行天下了,文官们的阻拦力度也越来越弱。
事实上,在不溺于党争的时候,文官们都还是挺靠谱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朝中有爵位的勋贵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虽然辽东那边裂土分疆的前提是军功封爵,但是他们这种依靠先辈的军功传承下来的爵位也能作数,所以朝中有不少勋贵家族的子弟也都在蠢蠢欲动。
文官们表示自己的心里很苦,内部出问题了不算,边上的武官猪队友还在搞事。
对于朱常洛来说,发布了命令之后,能有成效是最好的,不过他也没想到武事诏发出去之后,这么快就出了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