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1 / 7)
看来,林纯鸿那边早就算过一笔账:既不会让朝廷一下子陷入绝境,又不会让朝廷有余力扩军备战!
更让人愤怒的是,林纯鸿打着治理黄河的旗号,谁要是反对,就是与天下百姓过意不去!
更为致命的是,谁知道林纯鸿以后又会想到什么借口,再次克扣朝廷的钱粮?
朱由检、周延儒及大臣们满肚子的火,却被憋得发不出来,该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正当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时,杨一仁突然上奏,自靖国军团、蓟辽军团起身向南之后,满清鞑子蠢蠢欲动,请朝廷关注鞑子的动向。
朱由检、周延儒大急,将近日军情翻出来细细一看,方才发现鞑子确实有动兵迹象。
朱由检、周延儒急令关辽一线小心戒备,着力打探鞑子动向。
至于靖国军团、蓟辽军团是否调回,朱由检和周延儒则犹豫不决,既怕鞑子攻破防线,又担心失了朝廷的脸面。
皇太极在明廷中自有眼线,当他得知杨一仁上了奏章后,立即偃旗息鼓,退兵返回沈阳。
朱由检和周延儒知悉后,松了一大口气。
人总是习惯于好了伤疤忘了痛,朱由检在周延儒的诱导之下,居然怀疑鞑子与荆州相互勾结,合伙唱了一出双簧戏,目的就在于让朝廷调回靖国、蓟辽军团。
周延儒比朱由检清醒得多,打死他,他也不愿意相信荆州会与鞑子勾结。之所以误导朱由检,无非就是为了自己的位置而已。
周延儒凭借着与林纯鸿对抗的态度上位,只要朱由检觉得不宜与林纯鸿对抗,他的政治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鼓动朱由检对抗林纯鸿,就成了周延儒不二的选择。对抗林纯鸿,也使得他在旧官绅中拥有崇高的人望,一旦他学着杨嗣昌容忍林纯鸿,他就失去了政治支持者。
时至今日,周延儒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返回顶部↑
更让人愤怒的是,林纯鸿打着治理黄河的旗号,谁要是反对,就是与天下百姓过意不去!
更为致命的是,谁知道林纯鸿以后又会想到什么借口,再次克扣朝廷的钱粮?
朱由检、周延儒及大臣们满肚子的火,却被憋得发不出来,该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正当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时,杨一仁突然上奏,自靖国军团、蓟辽军团起身向南之后,满清鞑子蠢蠢欲动,请朝廷关注鞑子的动向。
朱由检、周延儒大急,将近日军情翻出来细细一看,方才发现鞑子确实有动兵迹象。
朱由检、周延儒急令关辽一线小心戒备,着力打探鞑子动向。
至于靖国军团、蓟辽军团是否调回,朱由检和周延儒则犹豫不决,既怕鞑子攻破防线,又担心失了朝廷的脸面。
皇太极在明廷中自有眼线,当他得知杨一仁上了奏章后,立即偃旗息鼓,退兵返回沈阳。
朱由检和周延儒知悉后,松了一大口气。
人总是习惯于好了伤疤忘了痛,朱由检在周延儒的诱导之下,居然怀疑鞑子与荆州相互勾结,合伙唱了一出双簧戏,目的就在于让朝廷调回靖国、蓟辽军团。
周延儒比朱由检清醒得多,打死他,他也不愿意相信荆州会与鞑子勾结。之所以误导朱由检,无非就是为了自己的位置而已。
周延儒凭借着与林纯鸿对抗的态度上位,只要朱由检觉得不宜与林纯鸿对抗,他的政治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鼓动朱由检对抗林纯鸿,就成了周延儒不二的选择。对抗林纯鸿,也使得他在旧官绅中拥有崇高的人望,一旦他学着杨嗣昌容忍林纯鸿,他就失去了政治支持者。
时至今日,周延儒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