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职场失意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吗(4 / 6)
人的一生不可能万事如意,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职场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多事之秋,即使称不上命运多舛的人,也大多经历过起伏坎坷。
记得好像有哪位名人大致讲过这样一种意思,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英雄,不能看他风光无限的时候,而是要看他走麦城、身陷低谷的时候,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
——一个真实的故事
先不说案例中的洪钧在职场失意时应该怎样搏击,可以先说一个就在我身边发生的真实经历。我在2000年的时候曾作为美国siebel公司在中国的光杆司令,开始拉队伍、找生意,但是两方面在初期都不顺利。好不容易在上海找到了几个人做销售和技术支持,可是在北京一直只有我一个人,在北京盈科中心的办公室里,我形单影只地守望了四个月,都没找到得力的销售人才。
终于,关于一个人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人和我在几年前曾经是同事,都在ssa公司工作,我是做销售的,他是做技术的。后来我去了西门子公司,他在ssa公司继续干了一段时间,还被提升做了管理,也像销售人员一样跑业务找项目。ssa里的老人儿几乎都走光了,他还坚持着,但最终也还是跳了槽。一家美国的小型软件公司要在中国开展业务,就把他挖了过去,成了这家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名员工。他又做技术又做销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又当爹又当妈”终于把这个小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拉扯大了,公司发展到几十个人,也赢得了不少项目,其中不乏在圈子中引起不小轰动的大项目,他一直是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实际负责人。
再后来,就在他正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形势发生了变化,1999年互联网的热潮风起云涌,大家比着看谁做的梦更大,他的老板,就是这家公司的头儿也决定以身试“网”开始不再满足于专注做软件业务,而是通过公司购并等手段向网络进军了。和别的公司整合后,他老板又从一些大牌公司请了一些“高人”来,而他也就从当初的负责人变成了一个业务骨干,虽然头衔是副总经理,但是只有卖力的份儿,没有拍板的份儿了。新来的那几位“高人”各个了得,论商业计划一个比一个做得漂亮,论演讲一个比一个做得专业,论花钱一个比一个花得痛快,可论挣钱就一个比一个没本事了。我后来听他讲这段遭遇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在中央苏区被李德、博古等洋专家们排挤的毛泽东同志。他在那家公司觉得不开心,实事都是他在做,公司那帮吹牛皮的人全靠他争来的项目养着,而他和他的业务却时时处于被人瞧不起的境地,因为不是互联网新经济。
我一听说这些情况,就给他打了个电话,两个多年未曾联系过的前同事便见了面。我在盈科中心的办公室小得可怜,没有会客区。我和他就坐在大厦楼道公共区域里摆着的两个沙发上开始交谈,中间还隔着郁郁葱葱的一大盆植物,我们不时要歪头绕过茂盛的植物枝叶才能看见对方的整个脸部。我和他谈得很好,他愿意放弃他堂堂副总经理的高官厚禄,而加入siebel公司做一名销售经理,手下不再有人听他调遣,他成了冲在最前线的一名战士。但他觉得他的选择不错,没有任何失落感,而是利用他在软件行业丰富的经验和对客户需求准确的把握,很快进入了角色,日后,他成了siebel公司在中国乃至亚太区业绩最优异的销售人员。后来,我离开了siebel公司,他却坚持了四年多,即使当siebel全球裁员裁得在中国只留两个人的时候,他就是两个中的一个,并在熬过严冬之后尝到了丰收的果实。不久前,他加入了另外一家美国软件公司,负责那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经营。
显然,如果他当时在原来的公司正一帆风顺,我肯定无法说服他到我这里来“屈就”但是,如果他在不如意的时候,死抱着一些枝节的东西,没能判断清楚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那么他可能也不会加入siebel公司。当然,谁也不能说他如果当时不做出这个决定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因为这世上的确有很多机会,可能他不加入siebel反而会有更好的道路可走。但是,那些都是假设,事到如今,证明他当初做的决策是正确的。说这些,绝没有好像当初是我给他机会的意思,我没有这个资格。我是感到荣幸,因为我和他共同做出了日后让我们都觉得欣慰的决定。
——你有几座“青山”可依?
如今的职场,风生水起,诡谲多变,如果自己的能力、毅力不足,稍有懈怠,就可能遭到挫折;而且,无论自己多么出色、多么谨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常常不是一个人所能预料和抵御的。公司购并、业务重组、人员调整甚至好像与自己毫无瓜葛的政治斗争,都可能把一个人卷进漩涡沉入水底。所以,在职场上,既要想方设法规避风险,在平安中求进取,也要学会如何面对逆境和低谷,因为这些“不幸”的事情往往来得比你预想的更快、更突然、更频繁。
恐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正因为这句俗话太俗了,似乎是个人就懂,以至于不少人恐怕并没有真正去理解它,就自认为已经达到了那种洒脱的境界。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青山”指的是什么,自然也就没能留住最宝贵的东西,最终也就没得柴烧了。
对我们来说“青山”上都有些什么宝贝东西呢?依我看,下面这些正是我们的根本,只要留得它们,在低谷中也有复兴的希望。
健康的身体
“本钱”的道理谁都清楚,但是往往最先被牺牲的恰恰正是这最后的本钱。现在经常有各种英年早逝等等噩耗传来,但是人们往往在唏嘘之余,最多也就警醒几天的工夫,就我行我素地继续恶意透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了。熬过逆境,就像忘记伤痛一样,时间是最管用的秘方,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再厚积薄发地顺势而起,大干一场,这些都要指望健康的身体了。
良好的心态
↑返回顶部↑
记得好像有哪位名人大致讲过这样一种意思,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英雄,不能看他风光无限的时候,而是要看他走麦城、身陷低谷的时候,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
——一个真实的故事
先不说案例中的洪钧在职场失意时应该怎样搏击,可以先说一个就在我身边发生的真实经历。我在2000年的时候曾作为美国siebel公司在中国的光杆司令,开始拉队伍、找生意,但是两方面在初期都不顺利。好不容易在上海找到了几个人做销售和技术支持,可是在北京一直只有我一个人,在北京盈科中心的办公室里,我形单影只地守望了四个月,都没找到得力的销售人才。
终于,关于一个人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人和我在几年前曾经是同事,都在ssa公司工作,我是做销售的,他是做技术的。后来我去了西门子公司,他在ssa公司继续干了一段时间,还被提升做了管理,也像销售人员一样跑业务找项目。ssa里的老人儿几乎都走光了,他还坚持着,但最终也还是跳了槽。一家美国的小型软件公司要在中国开展业务,就把他挖了过去,成了这家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名员工。他又做技术又做销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又当爹又当妈”终于把这个小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拉扯大了,公司发展到几十个人,也赢得了不少项目,其中不乏在圈子中引起不小轰动的大项目,他一直是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实际负责人。
再后来,就在他正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形势发生了变化,1999年互联网的热潮风起云涌,大家比着看谁做的梦更大,他的老板,就是这家公司的头儿也决定以身试“网”开始不再满足于专注做软件业务,而是通过公司购并等手段向网络进军了。和别的公司整合后,他老板又从一些大牌公司请了一些“高人”来,而他也就从当初的负责人变成了一个业务骨干,虽然头衔是副总经理,但是只有卖力的份儿,没有拍板的份儿了。新来的那几位“高人”各个了得,论商业计划一个比一个做得漂亮,论演讲一个比一个做得专业,论花钱一个比一个花得痛快,可论挣钱就一个比一个没本事了。我后来听他讲这段遭遇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在中央苏区被李德、博古等洋专家们排挤的毛泽东同志。他在那家公司觉得不开心,实事都是他在做,公司那帮吹牛皮的人全靠他争来的项目养着,而他和他的业务却时时处于被人瞧不起的境地,因为不是互联网新经济。
我一听说这些情况,就给他打了个电话,两个多年未曾联系过的前同事便见了面。我在盈科中心的办公室小得可怜,没有会客区。我和他就坐在大厦楼道公共区域里摆着的两个沙发上开始交谈,中间还隔着郁郁葱葱的一大盆植物,我们不时要歪头绕过茂盛的植物枝叶才能看见对方的整个脸部。我和他谈得很好,他愿意放弃他堂堂副总经理的高官厚禄,而加入siebel公司做一名销售经理,手下不再有人听他调遣,他成了冲在最前线的一名战士。但他觉得他的选择不错,没有任何失落感,而是利用他在软件行业丰富的经验和对客户需求准确的把握,很快进入了角色,日后,他成了siebel公司在中国乃至亚太区业绩最优异的销售人员。后来,我离开了siebel公司,他却坚持了四年多,即使当siebel全球裁员裁得在中国只留两个人的时候,他就是两个中的一个,并在熬过严冬之后尝到了丰收的果实。不久前,他加入了另外一家美国软件公司,负责那家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经营。
显然,如果他当时在原来的公司正一帆风顺,我肯定无法说服他到我这里来“屈就”但是,如果他在不如意的时候,死抱着一些枝节的东西,没能判断清楚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可以放弃的,那么他可能也不会加入siebel公司。当然,谁也不能说他如果当时不做出这个决定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因为这世上的确有很多机会,可能他不加入siebel反而会有更好的道路可走。但是,那些都是假设,事到如今,证明他当初做的决策是正确的。说这些,绝没有好像当初是我给他机会的意思,我没有这个资格。我是感到荣幸,因为我和他共同做出了日后让我们都觉得欣慰的决定。
——你有几座“青山”可依?
如今的职场,风生水起,诡谲多变,如果自己的能力、毅力不足,稍有懈怠,就可能遭到挫折;而且,无论自己多么出色、多么谨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常常不是一个人所能预料和抵御的。公司购并、业务重组、人员调整甚至好像与自己毫无瓜葛的政治斗争,都可能把一个人卷进漩涡沉入水底。所以,在职场上,既要想方设法规避风险,在平安中求进取,也要学会如何面对逆境和低谷,因为这些“不幸”的事情往往来得比你预想的更快、更突然、更频繁。
恐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正因为这句俗话太俗了,似乎是个人就懂,以至于不少人恐怕并没有真正去理解它,就自认为已经达到了那种洒脱的境界。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青山”指的是什么,自然也就没能留住最宝贵的东西,最终也就没得柴烧了。
对我们来说“青山”上都有些什么宝贝东西呢?依我看,下面这些正是我们的根本,只要留得它们,在低谷中也有复兴的希望。
健康的身体
“本钱”的道理谁都清楚,但是往往最先被牺牲的恰恰正是这最后的本钱。现在经常有各种英年早逝等等噩耗传来,但是人们往往在唏嘘之余,最多也就警醒几天的工夫,就我行我素地继续恶意透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了。熬过逆境,就像忘记伤痛一样,时间是最管用的秘方,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再厚积薄发地顺势而起,大干一场,这些都要指望健康的身体了。
良好的心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