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968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天则用来体察民情,半天待在城内的鱼行,沾了一身腥味,半天待在走货通道,与门吏、税吏一道,观察他验货、收税,默默地体会着江夏这座城市的发展,感受着它运转的节奏。

  这本不是座大城,而今却是翻天覆地,进而容纳十万人,这是如何做到的!以当前大汉社会的生产力,每一座大城的供应,代价都是巨大的,江夏没有政策优势,上下都得考虑成本,是怎么突破道道难关,一步步发展至如今。

  仔细研究下来,根本原因,或许还是生产力的进步,过去几十年,朝廷在民生上还是做了少事情的,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直道的修建就不提了,四通八达、连接各大中城市的道路,是大汉高效运转的保障之一。

  在衣食方面,更是苦心孤诣,粮种的不断改进,堆肥技术的改良,生产工具的大规模打造,畜力的大规模使用,占城稻的大规模引进与种植,海外资源的掠夺,等等,都大大提高着大汉的基础物质水平。

  至于棉花,从引进、培育、发展、改良,逐步扩大成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产业,朝廷除了投资钱粮、人力、土地,还用数以十年计的时间来保驾护航,等待其发展成熟。

  而对棉纺织技术的大力推进,不吝重赏,更是效果显著,自南到北,各种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纺织机冒了出来,对这方面,老皇帝虽然不懂,但只需要知道这些工具大大提高了棉纱、棉布的生产效率即可。

  最早被卢多逊从西域带回的两个棉农,已然在大汉发展成了两大棉花家族,改良棉纺工具、技术者也成为了棉纺贵族,都是犒劳他们在此行业中开天辟地般的功劳。

  像进献儋州改良纺织技术的周仁浚更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一路升迁,如今已是河东道布政使,河东那是什么地方,不用多说了。

  这些,都是老皇帝颁发的“生产力进步奖”。

  全国范围内,大修水利,鼓励诸道州因地制宜,兴修水库,疏通沟渠,如黄淮地区,一些修修补补工作仍在断断续续进行,清淤排沙、植树固堤更是每年的“必修课”。

  各县里设立专事农牧生产技术的农所,乡里派驻农吏,指导生产,具体效果如何暂且不提,但都是朝廷有作为的证据。

  同样开历史之先河,科举设立农科、工科,从根本上改变两者的政治地位,而不再是名义上的“士农工商”。

  只不过,不管是出身工农,还是修习农工学问技术,当了官就基本脱离了原来的阶层,并且越走越远,并不能真的将其与普通农工一概而同。毕竟,自古以来在中央之国,只有两种人,权贵与其他。

  但是,名义上的进步,那也是进步,有些事情,甭管事实如何,表面功夫,就是该做足,并大力宣传,能够落实于制度,本身就具备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大汉朝廷在生产力的提升上,还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机的,极大地丰富了大汉的物质基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