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91节(6 / 7)
有的时候,他同样会忍不住生出些猜疑心思,一个李崇矩,已经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人心的复杂性。
历史上杨令公的传奇美名,夹杂着太多演义色彩,也寄托了人们或敬佩、或叹息、或怜悯、或愤懑的情感。而杨业也没有达到在大汉当朝的高度,身处的地位不一样,掌握的权力不一样,声名功勋更不可同日而语,这会不会产生差异,刘皇帝自己都无法把握。
当然,刘皇帝也没有那么地在意,他需要把握的,永远只是自身,在他内心没有感到不安之前,一切都还是美好的,光明的,至少表面是这样,人们看到的,或许还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
对于政治,杨业自然不是毫无敏感的,在大汉,作为一名统帅,也不可能是政治白痴。因此,在侍奉刘皇帝时,他时刻保持着低调谦怀,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就如此刻,伴君言笑,吹着秋风,却有如春风拂面。
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
漫步在御苑之中,受到凉风一激,刘皇帝不由打了个哆嗦,喦脱见状,赶忙上前,体贴地把一件锦裘帮他披上。
不可控制地打了个喷嚏,接过丝帕,将鼻间的涕液擦拭一番,收入袖袍中,扭头对杨业道:“你看,这如今是,扛不住热,受不得凉。过去朕理政,可以夙兴夜寐,甚至不分日夜,如今,稍微专注一些事务,便感精力不济,老眼昏花了……”
闻言,杨业老脸上流露出的,似乎是一种感动,道:“陛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数十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倘非如此,怎有今日大汉之强盛。”
“虽仍有奉承之嫌,但朕应承着,坦然接受!”刘皇帝笑了笑,毫不自谦。早在十年前,刘皇帝便有自矜伐能的言行了,如今,更不会故作谦虚,否认自己的丰功伟绩,否认自己对大汉崛起强大的作用,没有那个必要。
“不过,常常在朕耳边念叨的是你们这些文武臣僚,你们为朝廷当着差,是朕的股肱,君臣一体,自然会向着朕说话!”刘皇帝意味深长地道:“只是不知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们,是作何想法……”
杨业显示着他锻炼出的开阔视野与灵敏思维,当即应道:“臣在衙中,也听闻近来京城内外百姓,聚众影从,争相上告,请求陛下东赴泰山封禅。百姓们如此兴奋踊跃,热情高涨,足见他们对陛下的崇敬!”
近来,不论朝野,都在讨论封禅事宜,百官争相上奏,京诸衙署更不约而同地联名上奏,连地方官僚们也积极上奏,百姓们也跟着凑热闹,这是多年来最为轰动,声势最大的一次了。
大汉臣民的热情,几乎能感天动地,一副刘皇帝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样子。在千人一辞的风潮中,刘皇帝看到的当然不是万众一心,反而感受到一种异样。
上奏的官员中,恐怕也是各怀心思,或许有的人确实从国家考虑,朝廷需要用封禅来凝聚人心,提升民气,刘皇帝也足具资格往泰山一行,但更多的,怕还是顺势而为,讨好刘皇帝。
或许刘皇帝不会记住所有激切请命陈情的人,但不积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显眼了,这也容易成为别人攻讦指责的地方。一句话,莫非你质疑陛下的文治武功,不认可大汉的繁荣富强?这足以成为被人利用的借口,影响仕途的事情,都不得不慎重。
↑返回顶部↑
历史上杨令公的传奇美名,夹杂着太多演义色彩,也寄托了人们或敬佩、或叹息、或怜悯、或愤懑的情感。而杨业也没有达到在大汉当朝的高度,身处的地位不一样,掌握的权力不一样,声名功勋更不可同日而语,这会不会产生差异,刘皇帝自己都无法把握。
当然,刘皇帝也没有那么地在意,他需要把握的,永远只是自身,在他内心没有感到不安之前,一切都还是美好的,光明的,至少表面是这样,人们看到的,或许还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
对于政治,杨业自然不是毫无敏感的,在大汉,作为一名统帅,也不可能是政治白痴。因此,在侍奉刘皇帝时,他时刻保持着低调谦怀,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就如此刻,伴君言笑,吹着秋风,却有如春风拂面。
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
漫步在御苑之中,受到凉风一激,刘皇帝不由打了个哆嗦,喦脱见状,赶忙上前,体贴地把一件锦裘帮他披上。
不可控制地打了个喷嚏,接过丝帕,将鼻间的涕液擦拭一番,收入袖袍中,扭头对杨业道:“你看,这如今是,扛不住热,受不得凉。过去朕理政,可以夙兴夜寐,甚至不分日夜,如今,稍微专注一些事务,便感精力不济,老眼昏花了……”
闻言,杨业老脸上流露出的,似乎是一种感动,道:“陛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数十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倘非如此,怎有今日大汉之强盛。”
“虽仍有奉承之嫌,但朕应承着,坦然接受!”刘皇帝笑了笑,毫不自谦。早在十年前,刘皇帝便有自矜伐能的言行了,如今,更不会故作谦虚,否认自己的丰功伟绩,否认自己对大汉崛起强大的作用,没有那个必要。
“不过,常常在朕耳边念叨的是你们这些文武臣僚,你们为朝廷当着差,是朕的股肱,君臣一体,自然会向着朕说话!”刘皇帝意味深长地道:“只是不知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们,是作何想法……”
杨业显示着他锻炼出的开阔视野与灵敏思维,当即应道:“臣在衙中,也听闻近来京城内外百姓,聚众影从,争相上告,请求陛下东赴泰山封禅。百姓们如此兴奋踊跃,热情高涨,足见他们对陛下的崇敬!”
近来,不论朝野,都在讨论封禅事宜,百官争相上奏,京诸衙署更不约而同地联名上奏,连地方官僚们也积极上奏,百姓们也跟着凑热闹,这是多年来最为轰动,声势最大的一次了。
大汉臣民的热情,几乎能感天动地,一副刘皇帝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样子。在千人一辞的风潮中,刘皇帝看到的当然不是万众一心,反而感受到一种异样。
上奏的官员中,恐怕也是各怀心思,或许有的人确实从国家考虑,朝廷需要用封禅来凝聚人心,提升民气,刘皇帝也足具资格往泰山一行,但更多的,怕还是顺势而为,讨好刘皇帝。
或许刘皇帝不会记住所有激切请命陈情的人,但不积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显眼了,这也容易成为别人攻讦指责的地方。一句话,莫非你质疑陛下的文治武功,不认可大汉的繁荣富强?这足以成为被人利用的借口,影响仕途的事情,都不得不慎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