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奇哥忍不住大声说:“好,又是一个好故事。周室和郑国并没有因为互相交换了人质而信任对方,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我总觉得这样做最多只是缓解一下当时的局势,却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我也跟着说:“他们这样做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已,信任感的建立并不在于互派人质,而在于对方的信誉,古时的季布一诺千金,从不食言,所以有人说不求千金,但求季布一诺。可见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信誉是可以让别人产生信任感的。所以,我们大家也应该有季布的气度,才能够建立和他人之间的信任,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夫子笑了笑,说:“这个季布一诺的故事我也听说过,队长把道理分析得很透彻,做人就应该做季布那样的人,别人既然信任他了,自然更容易与他交心,所以他也可以放心的信任他人,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大智慧。”

  这时,奇哥低声说:“惨了,又轮到我了。”

  我忙笑着问:“奇哥,没准备吗!”

  奇哥说:“那倒不是,只是感觉有些重复了。不过,终归是要讲的。我讲的是‘曾参杀人’的故事。”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我非常认真地说:“自古以来,流言的力量就是巨大的,足以让一个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但流言毕竟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些事情时要根据事实说话,千万不可相信那些没有根据的话。我觉得这时候谨慎一些还是好的。”

  阿苏也说:“我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依据的,就连写篇议论文还需要一些论据呢,所以只要我们细心去求证,很多流言都是不攻自破的。另外,我觉得对他人的信任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流言所左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