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1 / 2)
半年的航行让舰艇的设备磨损很大,一些关键件出现了严重故障,如果不立即返航的话,可能就无法返航了。无奈,特混舰队只好失望地开始返航,快到目的地时他们意外地收听到了宽江电台的波音信号,这让全舰士兵极为高兴,他们立即向近海行驶,并依照电台里面的相关信息,有意识地想海产品公司的作业区方向靠近,从而成功地与临时政府取得了联系。
见到临时政府这边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两名士兵觉得异常亲切。他们表示,要立即回到舰队,向上级报告。李志刚是不用报告,既然你们能够听到电台的节目,你们此行的全部内容也就全部被直播出去。虽然不是现场直播,但信息是同步的,你们的上级基本上是在第一时间知道你们的情况。
果然,除了哨兵和重要岗位以外,特混舰队的所有士兵都在集中收听宽江电台的专题节目,对临时政府心驰神往。舰队司令孙起利少将更是激动不已,他召集舰队领导班子一边听电台节目一边研究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在祖国发现数量如此之多的幸存者,特别是已经实现高度自治的临时机构(他们从心里还不愿意承认临时政府是政府),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都应该尽早汇合。
而汇合的方式有些伤脑筋,研究半天,舰队才决定在南方大区的平洲军港靠岸,然后换乘汽车前往省城。当这一决心刚刚下定,李志刚通过电台告诉舰队,要在原地等待,两名士兵代表返舰时将携带一部卫星电话,届时就可以通话沟通了。
沟通的结果也没有什么改变,要说改变就是李志刚决定立即乘车赶赴南方大区,这样既可以实地看一下南方大区的情况,二来也是可以较快地与舰队汇合。毕竟人家是少将,是目前联合政府中军衔最高的。蔡同荣虽然是准将,但从本质来讲实质就是大陆的大校,军衔没有大陆的少将高。
就这样,李志刚等人乘车往平洲,舰队向平州港行驶,两天后,李志刚与孙起利在平洲码头见面了。
孙起利没有李志刚想象中的那样年长,后来一问,才知道长年在潜艇里面生活,与海面舰长年风吹日晒的舰长相比,潜艇艇长可为“养尊处优”,基本上就是在室内生活,所以也就显得格外年轻。但实际上,孙起利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是潜艇上年龄最大的一位。
见到孙起利,李志刚突然有一种见到自己亲人的感觉。李志刚的父亲也是这个年龄段,灾难发生后就一直联系不上了。每当夜深人静时,李志刚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也想回家看一看,但一想到如果自己这样做的话,势必会引起其他幸存者效仿,都回家去看。而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干道是畅通的,自己要回家,必须组织人开道,这就是在耍特权,因此他一直压抑着自己这种感情。没想到今天见到孙起利后,他不知道为什么,鼻子一酸,竟然哭了起来。
6_27第五卷 复兴 第二十七章 少将
见到李志刚落泪,海军少将也很伤感。他也有这么大的一个儿子,至今下落不明。为了全艇的团结,他也克制着没有擅离岗位去家中寻觅。
这种情绪很快传染给周围的人,本来见面的欢乐感瞬间就变成了悲伤。南方大区的人见到码头上成排的海军士兵,恍惚中有一种见到亲人的感觉。其实,这种场景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多次出现,历尽千辛万苦的幸存者终于见到了正规军,也就往往是全剧的最高潮部分。这种煽情情节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暗示,结果在码头就将每个人心中的那种伤感激发出来了。
码头由于半年多的风吹日晒,无人管理,已经荒废了,到处都是垃圾和灰土。虽然从道理上讲应该在舰下会面,可是双方实地一看,根本没有办法下脚,双方总不能站着交谈吧。于是伤感过后,李志刚等人上舰。
与码头形成鲜明对比,军舰上非常整洁,看来孙将军治军有方。当众人啧啧称赞时,孙将军却苦笑道:“你是是外行看热闹,其实我们这艘军舰已经破烂不堪了,几乎要濒临报废的边缘。”众人不解,孙将军解释道:“军舰和飞机一样,也需要大量的机务保养工作。灾后这方面自然成了空白,尽管水兵们自力更生自我保养,但一些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仍无法解决,只能苦撑着,带病运行。至于众人看到的整洁甲板,那都是表面文章。”
李志刚和孙起利就具体工作交流起来,孙少将对临时政府所实行的几项基本政策有些不太理解,特别是殖民主义更是强烈反对。他说特混舰队在世界主要港口游弋时,也遇到过少量其他国家的幸存者,他们都很友好,主动提供给养。如果让水兵们载着临时政府武装,也就是那个帝国铁军去奴役那些善良的幸存者,不仅他不能接受,水兵们也不会接受的。
对于孙起利少将的反感,李志刚早有准备。他说殖民主义思想目前正在宣传中,暂时还没有付诸行动。眼下着急的是R国大区那边,当地的R国幸存者对“刀疤脸”等人很是仇视,正在组织反抗。特别是随着天气的转暖,反抗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刀疤脸”都有一些吃不住了。因此,他很想让孙少将用军舰载一些帝国铁军过去,支援“刀疤脸”。
↑返回顶部↑
见到临时政府这边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两名士兵觉得异常亲切。他们表示,要立即回到舰队,向上级报告。李志刚是不用报告,既然你们能够听到电台的节目,你们此行的全部内容也就全部被直播出去。虽然不是现场直播,但信息是同步的,你们的上级基本上是在第一时间知道你们的情况。
果然,除了哨兵和重要岗位以外,特混舰队的所有士兵都在集中收听宽江电台的专题节目,对临时政府心驰神往。舰队司令孙起利少将更是激动不已,他召集舰队领导班子一边听电台节目一边研究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在祖国发现数量如此之多的幸存者,特别是已经实现高度自治的临时机构(他们从心里还不愿意承认临时政府是政府),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都应该尽早汇合。
而汇合的方式有些伤脑筋,研究半天,舰队才决定在南方大区的平洲军港靠岸,然后换乘汽车前往省城。当这一决心刚刚下定,李志刚通过电台告诉舰队,要在原地等待,两名士兵代表返舰时将携带一部卫星电话,届时就可以通话沟通了。
沟通的结果也没有什么改变,要说改变就是李志刚决定立即乘车赶赴南方大区,这样既可以实地看一下南方大区的情况,二来也是可以较快地与舰队汇合。毕竟人家是少将,是目前联合政府中军衔最高的。蔡同荣虽然是准将,但从本质来讲实质就是大陆的大校,军衔没有大陆的少将高。
就这样,李志刚等人乘车往平洲,舰队向平州港行驶,两天后,李志刚与孙起利在平洲码头见面了。
孙起利没有李志刚想象中的那样年长,后来一问,才知道长年在潜艇里面生活,与海面舰长年风吹日晒的舰长相比,潜艇艇长可为“养尊处优”,基本上就是在室内生活,所以也就显得格外年轻。但实际上,孙起利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是潜艇上年龄最大的一位。
见到孙起利,李志刚突然有一种见到自己亲人的感觉。李志刚的父亲也是这个年龄段,灾难发生后就一直联系不上了。每当夜深人静时,李志刚时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也想回家看一看,但一想到如果自己这样做的话,势必会引起其他幸存者效仿,都回家去看。而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干道是畅通的,自己要回家,必须组织人开道,这就是在耍特权,因此他一直压抑着自己这种感情。没想到今天见到孙起利后,他不知道为什么,鼻子一酸,竟然哭了起来。
6_27第五卷 复兴 第二十七章 少将
见到李志刚落泪,海军少将也很伤感。他也有这么大的一个儿子,至今下落不明。为了全艇的团结,他也克制着没有擅离岗位去家中寻觅。
这种情绪很快传染给周围的人,本来见面的欢乐感瞬间就变成了悲伤。南方大区的人见到码头上成排的海军士兵,恍惚中有一种见到亲人的感觉。其实,这种场景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多次出现,历尽千辛万苦的幸存者终于见到了正规军,也就往往是全剧的最高潮部分。这种煽情情节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暗示,结果在码头就将每个人心中的那种伤感激发出来了。
码头由于半年多的风吹日晒,无人管理,已经荒废了,到处都是垃圾和灰土。虽然从道理上讲应该在舰下会面,可是双方实地一看,根本没有办法下脚,双方总不能站着交谈吧。于是伤感过后,李志刚等人上舰。
与码头形成鲜明对比,军舰上非常整洁,看来孙将军治军有方。当众人啧啧称赞时,孙将军却苦笑道:“你是是外行看热闹,其实我们这艘军舰已经破烂不堪了,几乎要濒临报废的边缘。”众人不解,孙将军解释道:“军舰和飞机一样,也需要大量的机务保养工作。灾后这方面自然成了空白,尽管水兵们自力更生自我保养,但一些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仍无法解决,只能苦撑着,带病运行。至于众人看到的整洁甲板,那都是表面文章。”
李志刚和孙起利就具体工作交流起来,孙少将对临时政府所实行的几项基本政策有些不太理解,特别是殖民主义更是强烈反对。他说特混舰队在世界主要港口游弋时,也遇到过少量其他国家的幸存者,他们都很友好,主动提供给养。如果让水兵们载着临时政府武装,也就是那个帝国铁军去奴役那些善良的幸存者,不仅他不能接受,水兵们也不会接受的。
对于孙起利少将的反感,李志刚早有准备。他说殖民主义思想目前正在宣传中,暂时还没有付诸行动。眼下着急的是R国大区那边,当地的R国幸存者对“刀疤脸”等人很是仇视,正在组织反抗。特别是随着天气的转暖,反抗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刀疤脸”都有一些吃不住了。因此,他很想让孙少将用军舰载一些帝国铁军过去,支援“刀疤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