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入世越深心越寒!
这位天真烂漫的女学生,也许在这时,才向险要的陌生的世界,投去最初的惊诧的一瞥。
“我们都到过苏联很多地方:列宁格勒、第弗利斯(斯大林的故乡)、赫夫苏尔、巴统、苏呼米、索契、雅尔塔、塞瓦斯托波尔。……我觉得苏联是真正伟大的,美丽的,”王明为了打破“悲剧性”引来的沉闷气氛,他把话题转换了方向,“不管革命的航船前面有多少急流险滩,我们都将在共产国际的罗盘引导下勇敢航行。我们是为革命而生也为革命而死的一群,当舰船到达胜利彼岸时,我们就可以毫无遗憾地安息了。就像庆树所说,去享受永恒的宁静与幸福!”
刘群先:“几十年后,我们也许像这里的死者一样,新的青年一代怀着崇敬的心情,踏着深雪来瞻仰我们的墓碑。……”
孟庆树:“你比我还浪漫。”
王明:“并不浪漫。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我死之后,我愿埋在这里,不为后人所景仰。而是为了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红星的闪耀,能听到斯帕斯基塔楼上的钟声。……”
孟庆树:“那红星是世界革命灵魂的闪光,那钟声是世界革命脉搏的跳荡!啊!伟大的苏维埃,世界无产者的祖国,世界革命的心脏!”
孟庆树发狂似地张臂高喊,继而用跳跃和翻滚结束了她的朗诵!
博古的回忆并没有给他带来王明抄的那首诗中的“苦味变为甘美”。反而使心境更为黯淡。他觉得王明应负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
李德想的只是湘江惨败,他没法向第三国际交待,博古想得比李德更深了一层,他懂得“胜者为王,王者无咎”的道理,只要当权,一切错误都可以诿之客观。如果失去权力,那就是罪责难逃了。“好事全归花大姐,坏事全怪秃丫头”!中国的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以及苏联的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不就是镜子吗?他觉得有必要向李德诉说这种突然袭至的隐衷,但李德却己经发出了微微的鼾声。
五 拯救全军的上帝在哪儿
博古和李德都被闹醒了。屋子里挤满了刚刚渡过湘江的司令部的工作人员。他们并不注意屋子里已经睡了人,动作粗鲁,高声喊叫,开着不雅的玩笑。如果谁不能在这种环境里睡眠,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军人。军人是可以一边行军一边睡觉的!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往往认为在战火中的人,开口闭口离不开战争,这是一种误解。
博古裹紧军毯只觉得暖了不少,静听着平时很少接触的这些参谋干事们的调笑、戏谑和议论。 ↑返回顶部↑
这位天真烂漫的女学生,也许在这时,才向险要的陌生的世界,投去最初的惊诧的一瞥。
“我们都到过苏联很多地方:列宁格勒、第弗利斯(斯大林的故乡)、赫夫苏尔、巴统、苏呼米、索契、雅尔塔、塞瓦斯托波尔。……我觉得苏联是真正伟大的,美丽的,”王明为了打破“悲剧性”引来的沉闷气氛,他把话题转换了方向,“不管革命的航船前面有多少急流险滩,我们都将在共产国际的罗盘引导下勇敢航行。我们是为革命而生也为革命而死的一群,当舰船到达胜利彼岸时,我们就可以毫无遗憾地安息了。就像庆树所说,去享受永恒的宁静与幸福!”
刘群先:“几十年后,我们也许像这里的死者一样,新的青年一代怀着崇敬的心情,踏着深雪来瞻仰我们的墓碑。……”
孟庆树:“你比我还浪漫。”
王明:“并不浪漫。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我死之后,我愿埋在这里,不为后人所景仰。而是为了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红星的闪耀,能听到斯帕斯基塔楼上的钟声。……”
孟庆树:“那红星是世界革命灵魂的闪光,那钟声是世界革命脉搏的跳荡!啊!伟大的苏维埃,世界无产者的祖国,世界革命的心脏!”
孟庆树发狂似地张臂高喊,继而用跳跃和翻滚结束了她的朗诵!
博古的回忆并没有给他带来王明抄的那首诗中的“苦味变为甘美”。反而使心境更为黯淡。他觉得王明应负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
李德想的只是湘江惨败,他没法向第三国际交待,博古想得比李德更深了一层,他懂得“胜者为王,王者无咎”的道理,只要当权,一切错误都可以诿之客观。如果失去权力,那就是罪责难逃了。“好事全归花大姐,坏事全怪秃丫头”!中国的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以及苏联的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不就是镜子吗?他觉得有必要向李德诉说这种突然袭至的隐衷,但李德却己经发出了微微的鼾声。
五 拯救全军的上帝在哪儿
博古和李德都被闹醒了。屋子里挤满了刚刚渡过湘江的司令部的工作人员。他们并不注意屋子里已经睡了人,动作粗鲁,高声喊叫,开着不雅的玩笑。如果谁不能在这种环境里睡眠,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军人。军人是可以一边行军一边睡觉的!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往往认为在战火中的人,开口闭口离不开战争,这是一种误解。
博古裹紧军毯只觉得暖了不少,静听着平时很少接触的这些参谋干事们的调笑、戏谑和议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