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后的日子里,卫满每日让人搀扶着上城楼,远望日出。卫满对群臣们道:“朝鲜在王俭口中是朝日鲜明之地,宁静晨曦,一千五百年后,我卫满高度一统了这里,真的要宁静祥和了,很快就要昌平盛世了!”群臣们都口称是。卫满道:“我很清楚,箕子王庭覆灭后,神州汉族华人与匈奴华夏遗民都看不起我们虚北诸国,如今朝鲜是虚北最大国,他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存在,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虚北会酝酿出新的族群,建立新的国家,那时朝鲜不再是虚北最大,但我相信他们会入主神州,入主草原,入主东海,巡视世界,不管以何种方式。虚北是圣域,会不断的酝酿出最伟大的人群,不管处于什么朝代,朝鲜都要支持他们,虚北人才是龙最直近的传人!”群臣皆道:“我们这里的人将比任何地方的人都深得舜帝五教,百姓们崇拜蒙,说明我们尚武,没有任何人可以欺压我们!”

  卫满道:“不可否认,推翻箕子王庭是卫满我为了卫家而自保,如今我看到了卫家的责任,就是虚北百姓的安乐!”卫满又忖道:“推动两岸一统,是十分耗费国力的,所以箕子历代都没有尝试让虚北百姓和八洲百姓连为一体,并托词航线之故,只有准做到了,我很佩服他的魄力,和他尊重王俭的遗言,寻找了祖先的足迹!”群臣道:“王,我们要也推动两岸一统吗?”卫满道:“今日的朝鲜与箕子王庭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八洲有我儿子的尸体,不知道丢在了荒野还是埋了,我儿卫蒙战死在了那里,我比谁都想去八洲!”说着,卫满哭泣起来。群臣忙安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思念成疾,卫满这个老人家又病得起不来床了。

  朝鲜境内有很多马韩的探子,所以文良收到消息就与众酋长商议,道:“朝鲜北征,大战秽貊,今王俭城的朝鲜王卫满又身患重疾,可能不久于人世,又无直近的继承人在身边,必发生内乱,我们何不北伐朝鲜!”众酋长听后,都不同意,酋长李健道:“上次弁韩五将领八洲勇士北伐,结果战败,等朝鲜战事一完,必然怀疑弁韩,肯定大军征讨它,弁韩可能很快就消失了,你想马韩也消失吗?”文良听后,觉得此懦弱之言让他十分无奈,一气之下离开。

  文良书信给弁韩王庭:“曾北伐朝鲜以失败告终,已经怀疑弁韩支使,日后朝鲜北征结束势必南征弁韩,马韩与弁韩有兄弟友谊,今朝鲜王在王俭城身体每况愈下,我建议速速组织八洲军队再次北征,文良愿意倾尽家财,以作军饷。”

  文良托人将书信送出去以后,又寻找了一位在韩地生活的八洲勇士明杰,道:“我欲寻一八洲勇士,因为我寻到长生不老药,让他送去王俭城,来接近朝鲜王,取得信任,伺机作乱王宫,谋害重臣!”明杰道:“我愿意为马韩效劳。”文良道:“明杰安心去,马韩富庶,会保障你家人的生活,为你的家人修建阔气的房子!不论成败,明杰要保障马韩的平安!”明杰听后十分感激,接过文良给的一颗红药丸,领命退下。

  之后明杰踏上朝鲜的土地,直奔王俭城而去。

  弁韩收到文良的书信,国君磊道:“此文良说他倾尽家财来助筹八洲军队,言外之意这是他个人意思,假如朝鲜南攻弁韩,弁韩只能自保了!”国君平道:“何不派出使者往辰韩王庭求助,毕竟唇亡齿寒啊!”众国君都同意。随即有使者前往辰韩,而弁韩又开始筹备八洲军队,准备北征。

  此时的辰韩遭遇了很大的变故,原本六国加六国的辰韩,内部经历了分裂统一再分裂,辰韩小王庭本是国君议事的地方,可是许久都没有共同讨论过政事了。如今辰韩寄给弁韩的书信,流落到军弥国国君吴昊的手中,吴昊觉得辰韩这样下去势必灭亡,于是他开始召集说服众多国君,重开辰韩王庭议事。

  这次参与的国君陆陆续续的到了,足足来了三十几位,他们有的是自立新国的,他们不管别人是否承认,他们的目的就是借参与议事证明国家的存在。有的国君与国君之间还是仇敌,时而就会看到宝剑战刀出鞘,后又被人劝服。吴昊道:“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都是辰韩人,当箕子王庭覆灭,韩王准的后裔也就促成了辰韩,意思就是说最有龙性的韩地,既是这样我们就应该深得龙性,就要站在一起!否则大难就快临头了!”一句话说得众国君议论纷纷。

  吴昊拿出弁韩的信,对众国君道:“众所周知,弁韩也是韩王准的后裔促成的小王庭,和我们一样有了大事就聚在一起议事,他们团结一致,不会像我们这样处于互相讨伐的战乱,因为他们知道强大的朝鲜北征结束后,就会南下进攻三韩,若不能联盟团结,朝鲜一日之内就可以灭十国,到时三韩都不会存在了,你们现在争抢来的土地也将不属于你们!”湛国国君冯帆道:“很久以前韩地就是一个国家,名叫辰国,乃是王俭后裔建立,哪知道王俭后裔过于高傲,被箕子王庭找了个理由就给灭了,后箕子王庭覆灭后,就形成了如今的三韩,弁韩王庭议会与辰韩最像,所以最容易团结,但是合兵一处北伐强大的朝鲜未必能赢得战役!”吴昊问道:“湛国国君有什么对策吗!”冯帆道:“不如上书朝鲜王,说我们都愿意臣服朝鲜,辰韩内乱,我们代朝鲜平定他们!如此一来,可保辰韩平安!”众国君都不愿意和朝鲜交兵,认为这也是权宜之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