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巨大的财富必然伴随巨大的危险,美国一直把海湾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积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几十年来,美国利用海湾地区种种历史与现实矛盾,牢牢地控制了波斯湾,有力维护了其战略和经济利益。

  伊朗海军,仅万人,除3艘“基洛”级潜艇外,别无长物,与强大的美国海军相比,不啻于鸡蛋碰巨石。然而,伊朗却拥有毗邻波斯湾的地利之便,能够利用地理之利,骚扰性打击美国海军,使其不得在波斯湾放肆行动。

  波斯湾呈狭长形,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约990公里,宽56~338公里。伊朗海岸,东南段为山地,岸线较为平直,海岸陡峭;西北段为狭长海岸平原,岸线较曲折,多小港湾。东南端霍尔木兹海峡为海湾咽喉,湾口多岛屿,格什姆、大通布、小通布等岛紧扼湾口,构成海湾天然屏障。另外,阿曼湾、*海亦与伊朗毗邻。伊朗海军决心充分利用地理之利,坚持战前制定的“岸舰结合,以岸制湾,以岸制海,以岛控峡”作战方针,痛击美国海军,使其在波斯湾难以自由行动。

  3月24日,美军空袭的第一天,凌晨5点,美军舰队逼近布什尔军港,伊朗海军“石弩”级导弹艇,向美军舰队发射了一枚“C-801”反舰导弹,美海军“佩里”级护卫舰中弹,人员伤亡10余人。美军立刻怒涛还击,伊海军1艘导弹舰、5艘巡逻艇被迅即击沉。次日,一艘悬挂加拿大籍油轮被击沉,伊朗宣布,经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将不能保证安全。一语甫出,世界油价再一次飙升,涨至每桶180美元,西方石油输入国叫苦不迭,经济剧烈震荡。

  为保障西方世界原油供给,保障霍尔木兹海峡畅通无阻,美军准备迅速彻底地歼灭弱小的伊朗海军,稳定波斯湾石油输出秩序。美军实施大规模海空一体战,轰炸了伊朗的布什尔、哈尔格岛、格什姆岛、安扎港、霍梅尼港等海军基地,伊朗海军司令部所在地阿巴斯港一片狼藉,遭受重创。

  面对强大的敌人,伊朗海军迅速收缩舰艇,回港规避,依托岸基导弹和导弹快艇,实施海上游击战,伺机给敌以打击,但在盟军海空一体战打击下,到4月初,伊朗海军固定式岸基导弹和各型舰艇被摧毁殆尽,人员死伤惨重,格什姆岛作为扼控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要地,已经完全失去作用,成为一座孤岛。

  但伊朗仍然没有放弃对波斯湾控制权的争夺,依托漫长的海岸线,伊朗机动式岸舰导弹时而不时地射向波斯湾的海上石油平台,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这种概率很小但心理作用巨大的骚扰性攻击,令盟军、*国家异常头疼。

  离开了卫星侦察定位,岸舰导弹将不可能远距离发现和命中目标,而伊朗自身是没有太空战能力的。为了剥夺伊军岸舰导弹的作战能力,美国加大了军事外交的力度,通过威胁利诱,迫使其他国家不能向伊军提供太空信息服务。离开了太空支持,伊军岸舰导弹只能望海兴叹,依靠自身所带的雷达搜索目标。在美军的干扰打击下,伊军雷达的作用极其有限,基本上被全面压制,伊军战前制定的“以岸制湾,以岸制海”作战计划也就无从实现了。

  除了岸舰导弹之外,伊朗海军还有一件法宝,那就是从俄罗斯购买的3艘“基洛”级潜艇。波斯湾水深,在伊朗一侧大部分深于80米,在*半岛一侧一般浅于35米,在霍尔木兹湾口,最深处可达110米。波斯湾的水况,并不复杂,但100米以上的水深,有利于潜艇的活动,“基洛”级潜艇的静音特征,更使美军声纳系统很难捕捉其踪迹。伊朗“基洛”级潜艇的动向,是美国海军最关注的事情。

  4月19日,伊朗一艘“基洛”级潜艇,在小通布岛附近击沉一艘美国籍油轮。4月23日,在基什岛附近,伊朗“基洛”级潜艇击沉美国一艘巡逻艇,这是美军舰艇几十年来首次被击沉。

  美军集中卫星和海军侦察力量,加强了对“基洛”级潜艇的搜寻,4月27日下午,在拉万岛附近水域,美海军编队捕捉住伊朗潜艇的信号,美军立即对潜艇采取围歼行动。次日,在基什岛附近水域,击沉了这艘潜艇。此役之后,伊朗另两艘“基洛”潜艇的行动十分小心,不敢再轻举妄动,到战争结束,美军也未能捕捉其行踪。进入5月上旬,随着美海军加强了护航,波斯湾石油输出秩序恢复了正常。

  纵观整个海战,由于伊朗海军缺乏像陆军那样的远程作战兵器,未能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战争期间,仅击沉一艘巡逻艇,击伤一艘美军护卫舰,战果寥寥。由于缺少先进的侦察监视手段,伊朗为数不少的岸舰导弹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仅能象征性对敌人实施骚扰性攻击,难以影响盟军在波斯湾的制海权。相反,在盟军海空联合火力打击下,伊朗海军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灭。伊朗海军惨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弱小,难以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信息化作战能力的海军。

  第四节 特种作战

  四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条件下的特种作战,威力极其显著,效益极其高效,地位极其重要。特种作战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特征,已经成为强国大国制服弱国小国的有效作战样式。未来战争,特种作战将上升到战略层次,在战争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