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2 / 6)
朋友奇怪的嗜好。
笔者从戎时穿的是蓝军裤, 因而对常香玉老人有着特殊的情
感。
并且保持着永远的尊敬。
当然, 笔者家乡的老一辈人也没让笔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
感觉没脸———简阳县的棉农们发起了“ 一斤棉捐献运动”, 两个月
内就完成了两架“ 棉农号”战斗机的缴款。
个人捐款也很踊跃。
新疆乌鲁木齐103 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吾古尼沙汗, 坚持拾麦
穗、纺线卖钱捐献武器, 被誉为“ 志愿军的老妈妈”; 重庆市63 岁的
劳动妇女彭淑贞, 临终前将其一生洗衣所得的积蓄3 个金戒指、5
枚银元和一间房屋, 全部捐献了出来; 湖南湘潭县一位76 岁的勤
杂工谭楚云每月只有8 元的收入, 从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捐献号召
之日起, 就做了一个竹筒, 上面钻一个小孔, 每天工余挑三、五担
水, 把卖水的钱装进去, 竹筒上写着“ 抗美援朝捐献?谭楚云记”的
↑返回顶部↑
笔者从戎时穿的是蓝军裤, 因而对常香玉老人有着特殊的情
感。
并且保持着永远的尊敬。
当然, 笔者家乡的老一辈人也没让笔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
感觉没脸———简阳县的棉农们发起了“ 一斤棉捐献运动”, 两个月
内就完成了两架“ 棉农号”战斗机的缴款。
个人捐款也很踊跃。
新疆乌鲁木齐103 岁的维吾尔族老人吾古尼沙汗, 坚持拾麦
穗、纺线卖钱捐献武器, 被誉为“ 志愿军的老妈妈”; 重庆市63 岁的
劳动妇女彭淑贞, 临终前将其一生洗衣所得的积蓄3 个金戒指、5
枚银元和一间房屋, 全部捐献了出来; 湖南湘潭县一位76 岁的勤
杂工谭楚云每月只有8 元的收入, 从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捐献号召
之日起, 就做了一个竹筒, 上面钻一个小孔, 每天工余挑三、五担
水, 把卖水的钱装进去, 竹筒上写着“ 抗美援朝捐献?谭楚云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