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1)
第四,入侵的决策表明“火神派”不愿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或妥协。尽管在竞选演讲中谈到联盟的重要性,但在他们看来,盟国少一点或没有盟国,比做出可能限制美国在海外行动自由的交易要好得多。确实,拉姆斯菲尔德曾一度暗示,美国如果不是渴望的话,至少愿意在没有其在国际事务中最亲密的盟国和伙伴英国支持的情况下开战。甚至连“火神派”里最愿意妥协的科林?鲍威尔,也毫不犹豫地支持了美国几个最重要的盟国(及联合国安理会其他主要成员国)所反对的军事入侵。
最后,伊拉克战争展示了“火神派”对五角大楼保罗?沃尔福威茨的幕僚们在冷战结束时起草的战略的承诺:美国应当把军事实力建设到这样一个水平,以至于任何国家若与之竞争,不但得不到好处,经济还会受到严重削弱。这篇1992年五角大楼报告的初稿,提到美国必须阻止任何可与之匹敌的大国的出现。后来,由沃尔福威茨的助手斯库特?利比改写并以切尼的名义于1993年初发表的版本,对“塑造未来安全环境”的需要描写得更加模糊。通过对伊战争和试图把中东民主化,布什政府为这个概念的含义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子。内部逻辑很简单。恐怖主义已成为对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而恐怖主义又主要兴起于中东;因此,“塑造未来的安全环境”就意味着改变中东的整个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52节:结束语(3)
有时,“火神派”称,理解他们侵略伊拉克决策唯一的因果关系背景是“9?11”的恐怖袭击。“‘9?11’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看到恐怖主义可能不止杀害三千人,而是三十万或三百万人,”沃尔福威茨说。⑥
毫无疑问,“9?11”袭击对“火神派”和美国全国产生了同样深远的影响。问题是,是什么了影响了“火神派”对那场创伤的独特反应?并非所有的美国领导人都像“火神派”那样反应;并非所有的外交政策班子都会对恐怖主义宣战,而且决心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入侵伊拉克。“火神派”的决策和“9?11”后的选择掩盖的,是怎样的本能、态度和经历呢?我们可以在“火神派”前三十几年的经历和思想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尽管他们有时否认,但“火神派”受到的是他们自己历史的影响。
入侵伊拉克,这一布什政府最重大的外交决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火神派”的各个成员们。
这场战争比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还要突出地把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再次变成美国最显赫的公众人物。在他几乎每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拉姆斯菲尔德占领了五角大楼的讲台,表现出他惯常的自信。“华盛顿还有比他更杰出的情况介绍人吗?”《华盛顿邮报》一位记者这样问道。⑦职业军队领导人被笼罩在拉姆斯菲尔德的阴影里;没人能像科林?鲍威尔在担任参联会主席期间或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在“沙漠风暴”行动中那样被允许占据舞台的中心。
开战几天后的短暂时间里,拉姆斯菲尔德似乎陷入了严重的麻烦之中。当美军部队放慢了向巴格达的推进,而美国似乎正在走进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斗争时,批评者谴责拉姆斯菲尔德制订的计划有失完善。有些人,包括退休的军队领导人抱怨,这位国防部长批准进行了一场人力不足的入侵。“对打仗,我比他[拉姆斯菲尔德]懂得多多了,”巴里?麦卡弗里将军说,“问题在于,他们选择用一个装甲师奔袭250英里进攻巴格达,没有后方掩护,也没有第二条战线。”⑧但是,仅仅几天之内,美军就开进了巴格达,伊拉克的抵抗瓦解了,对拉姆斯菲尔德作战计划的攻击随之很快就停止了。
拉姆斯菲尔德傲慢好战的态度在战争结束时给他带来进一步的麻烦。当爆发了抢劫,巴格达情况恶化到一片混乱时,国防部长对这些新闻的反应漫不经心,把它看做战争和专制政权终结的预料之中的副产品。“总会出点乱七八糟的事的!”拉姆斯菲尔德冷嘲热讽地说,“是够乱的,自由就是会乱。”⑨32年前,作为尼克松政府一名年轻的国内政策官员,拉姆斯菲尔德曾自告奋勇去负责东南亚的战后重建,从而步入了外交政策领域。现在他作为国防部长,对战后发生的事情,显然没有像对战争本身以及发展美军的未来战争能力的任务那么浓厚的兴趣。
对拉姆斯菲尔德来说,出任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是一个难得的角色。拉姆斯菲尔德70年代掌管五角大楼时,美国正努力从军事失败中恢复元气,没有爆发新的战争,美国的外交政策基本上由国务院决定。此次他掌管的五角大楼,则是个积极在海外从事军事行动并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动力的机构。五角大楼给了拉姆斯菲尔德一个机会,去展示他与媒体周旋的技巧以及重组和震慑大机构的能力。国防部长的工作也使他有没完没了的官僚仗要打,有形形色色强大的个人和机构利益要他去挑战。
他从未成就早年当美国总统的抱负。拉姆斯菲尔德命中注定要成为美国最完美的战争部长,一个有时看起来甚至权盖总统的内阁部长。他在第二个布什政府里的表现大概能使他的前老板尼克松精神振奋。 ↑返回顶部↑
最后,伊拉克战争展示了“火神派”对五角大楼保罗?沃尔福威茨的幕僚们在冷战结束时起草的战略的承诺:美国应当把军事实力建设到这样一个水平,以至于任何国家若与之竞争,不但得不到好处,经济还会受到严重削弱。这篇1992年五角大楼报告的初稿,提到美国必须阻止任何可与之匹敌的大国的出现。后来,由沃尔福威茨的助手斯库特?利比改写并以切尼的名义于1993年初发表的版本,对“塑造未来安全环境”的需要描写得更加模糊。通过对伊战争和试图把中东民主化,布什政府为这个概念的含义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子。内部逻辑很简单。恐怖主义已成为对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而恐怖主义又主要兴起于中东;因此,“塑造未来的安全环境”就意味着改变中东的整个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52节:结束语(3)
有时,“火神派”称,理解他们侵略伊拉克决策唯一的因果关系背景是“9?11”的恐怖袭击。“‘9?11’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看到恐怖主义可能不止杀害三千人,而是三十万或三百万人,”沃尔福威茨说。⑥
毫无疑问,“9?11”袭击对“火神派”和美国全国产生了同样深远的影响。问题是,是什么了影响了“火神派”对那场创伤的独特反应?并非所有的美国领导人都像“火神派”那样反应;并非所有的外交政策班子都会对恐怖主义宣战,而且决心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入侵伊拉克。“火神派”的决策和“9?11”后的选择掩盖的,是怎样的本能、态度和经历呢?我们可以在“火神派”前三十几年的经历和思想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尽管他们有时否认,但“火神派”受到的是他们自己历史的影响。
入侵伊拉克,这一布什政府最重大的外交决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火神派”的各个成员们。
这场战争比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还要突出地把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再次变成美国最显赫的公众人物。在他几乎每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拉姆斯菲尔德占领了五角大楼的讲台,表现出他惯常的自信。“华盛顿还有比他更杰出的情况介绍人吗?”《华盛顿邮报》一位记者这样问道。⑦职业军队领导人被笼罩在拉姆斯菲尔德的阴影里;没人能像科林?鲍威尔在担任参联会主席期间或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在“沙漠风暴”行动中那样被允许占据舞台的中心。
开战几天后的短暂时间里,拉姆斯菲尔德似乎陷入了严重的麻烦之中。当美军部队放慢了向巴格达的推进,而美国似乎正在走进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斗争时,批评者谴责拉姆斯菲尔德制订的计划有失完善。有些人,包括退休的军队领导人抱怨,这位国防部长批准进行了一场人力不足的入侵。“对打仗,我比他[拉姆斯菲尔德]懂得多多了,”巴里?麦卡弗里将军说,“问题在于,他们选择用一个装甲师奔袭250英里进攻巴格达,没有后方掩护,也没有第二条战线。”⑧但是,仅仅几天之内,美军就开进了巴格达,伊拉克的抵抗瓦解了,对拉姆斯菲尔德作战计划的攻击随之很快就停止了。
拉姆斯菲尔德傲慢好战的态度在战争结束时给他带来进一步的麻烦。当爆发了抢劫,巴格达情况恶化到一片混乱时,国防部长对这些新闻的反应漫不经心,把它看做战争和专制政权终结的预料之中的副产品。“总会出点乱七八糟的事的!”拉姆斯菲尔德冷嘲热讽地说,“是够乱的,自由就是会乱。”⑨32年前,作为尼克松政府一名年轻的国内政策官员,拉姆斯菲尔德曾自告奋勇去负责东南亚的战后重建,从而步入了外交政策领域。现在他作为国防部长,对战后发生的事情,显然没有像对战争本身以及发展美军的未来战争能力的任务那么浓厚的兴趣。
对拉姆斯菲尔德来说,出任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是一个难得的角色。拉姆斯菲尔德70年代掌管五角大楼时,美国正努力从军事失败中恢复元气,没有爆发新的战争,美国的外交政策基本上由国务院决定。此次他掌管的五角大楼,则是个积极在海外从事军事行动并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动力的机构。五角大楼给了拉姆斯菲尔德一个机会,去展示他与媒体周旋的技巧以及重组和震慑大机构的能力。国防部长的工作也使他有没完没了的官僚仗要打,有形形色色强大的个人和机构利益要他去挑战。
他从未成就早年当美国总统的抱负。拉姆斯菲尔德命中注定要成为美国最完美的战争部长,一个有时看起来甚至权盖总统的内阁部长。他在第二个布什政府里的表现大概能使他的前老板尼克松精神振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