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1)
6月13日夜间,设在肯特山上的无线电监听小组截获并破译了阿根廷守军发给加尔铁里总统的密电,获悉阿军已无力再战。穆尔决定立即投入预备队,实施最后一击。当天半夜,英军第2伞兵营沿着侦察兵事先用箭头标示出的秘密通道越过雷区,冒着零下25度的风雪,在“鹞”式飞机的空中掩护下向盘踞在无线岭的阿军发起全面攻击。
福克兰战争回顾 攻克斯坦利港(2)
英军装备有红外探测器、热成像扫描器和星光夜视镜等先进的夜战武器和装备,缺乏夜战装备的阿军则只有带降落伞的照明弹,结果反而大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在夜战中,阿军大炮在发射6发炮弹后就必须迅速转移,因为英军的雷达透过夜幕和烟雾,在3分钟内就能找到这门炮的准确位置,并用炮瞄雷达和计算机火控系统指引的105毫米加农炮精确火力将其消灭。
第2伞兵营南面的苏格兰近卫团用上了包括“米兰”反坦克导弹和6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在内的武器,经过一夜苦战,攻克了由阿军最精锐的第5海军陆战营防守的欲坠山。廓尔喀步兵随后通过这个缺口向威廉山发起进攻。经过5小时的激战,英军于6月14日凌晨5时占领了“加尔铁里防线”上的所有要点,只损失20人。当天上午,大批阿军放弃阵地,丢下重武器,惶惶不安地四下逃命。英军部队一直追击到斯坦利港的边缘。12时30分,梅嫩德斯下达了正式的后撤命令。所有阿军部队全都龟缩到了斯坦利港的镇中心,坐在地上惶惶不安地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由于英军早已破译了阿方的密码,对其守岛部队的部署、调动和作战意图了如指掌(为了确保这一重要的信息源,英军在整个作战期间竟然没有对阿军守岛司令部进行火力袭击,而是使其一直“享受”着安然无恙却又祸在其中的特殊“优待”),穆尔从破译的电报中获悉斯坦利港阿军即将崩溃,于是下令停止进军。斯坦利港外的英军接到了停止追击的命令。穆尔严令他们“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能射击”,以免在斯坦利港的居民住宅中间发生战斗、造成平民伤亡。
此时阿军防线被攻破,已无险可守,要后撤又无路可逃,虽然斯坦利港残余的9000名守军仍然不缺粮秣弹药,但士气已经跌落得一塌糊涂。阿守军司令梅嫩德斯将军无奈之下只得向加尔铁里汇报了岛上守军的绝望形势。经加尔铁里同意后,斯坦利港守军于6月14日下午挂出白旗,签署停火命令,规定在当地时间15点实现停火。
6月14日傍晚,穆尔搭乘直升机飞往斯坦利港,在晚上21点接受了梅嫩德斯准将的投降。21点30分,梅嫩德斯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在东西福克兰岛上的14000名阿军全部向英军缴械投降。这场持续了74天的战争终于结束。
福克兰战争回顾 战争尾声(1)
战争尾声
阿方签署投降协定后,第2、3伞兵营和第42突击营随即在6月15日上午进驻斯坦利港。4月2日最后一个离开福克兰的科伊军士,在政府大楼上重新升起了英国国旗。第5步兵旅的大部分部队后来返回菲茨罗伊,廓尔喀士兵则前往古斯格林清除那里的地雷。英舰的舰载直升机忙着把在西福克兰岛的霍华德港和福克斯湾等处投降的阿军运到临时改做战俘营的斯坦利机场。除了500名高级军官和技术人员被留下继续甄别盘问外,其余阿根廷战俘将在斯坦利港登上遣返船回国。满载3000名战俘的“堪培拉”号邮船于6月18日从斯坦利港起航,两天后在阿根廷海军驱逐舰“圣特里尼达”号和“派准将”号的护卫下驶入马德林港。阿根廷军舰下了半旗,以哀悼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当地的阿根廷市民不顾阴冷黯淡的天气,伫立在码头旁,在鸽灰色的天空下默默地看着战俘归来。有的人在人群中悄悄地掩面抽泣。
6月20日,作为整个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忍耐”号破冰船派出2架直升机,在“雅茅斯”号护卫舰的火炮掩护下夺回了南桑德维奇群岛中的南图勒岛。英国和阿根廷都将南桑德维奇群岛划入本国的南极领地,虽然“南极委员会”冻结了各国在南纬60度以南对南极的领土要求,阿根廷还是在1979年夺占了南图勒岛。这一次,岛上的阿根廷海军科学考察站人员未发一枪便向英国人投降了。
阿军投降后,在福克兰群岛留下了大量的军用物资:11架“普卡拉”攻击机、3架马奇MB-339攻击机、2架贝尔212直升机、1架“美洲豹”直升机、1架“支努干”、2架阿古斯塔A-109、9架休伊UH-1。英军还俘获了几艘阿根廷舰船(部分已受创):2艘小型供应舰“马尔维纳斯”号(改名为“虎湾”号)和“伊瓜苏河”号,拖船“叶胡因”号(改名为“福克兰海峡”号),运输舰“布恩苏塞索”号,以及医院船“帕莱索湾”号(随即释放)。此外,英军还缴获了3枚未发射的MM-38“飞鱼”导弹及其发射车。
福克兰战争回顾 战争尾声(2)
早在战争结束前,“壮丽”号核潜艇、“格拉斯哥”号驱逐舰、“活泼”号护卫舰和英国石油公司的一些油船便从6月初陆续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随后起程回国的是“无恐”号、“勇猛”号、在空袭中受伤的“格拉摩根”号、“普利茅斯”号和其他一些护卫舰。伍德沃德的特混舰队司令职务在7月2日被解除。继任的雷菲尔少将以“布里斯托尔”号驱逐舰为旗舰,继续在福克兰海区滞留了一段时间。伍德沃德及其旗舰“竞技神”号航母于7月4日在“大刀”号护卫舰护航下启程回国,7月21日抵达朴次茅斯,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返回顶部↑
福克兰战争回顾 攻克斯坦利港(2)
英军装备有红外探测器、热成像扫描器和星光夜视镜等先进的夜战武器和装备,缺乏夜战装备的阿军则只有带降落伞的照明弹,结果反而大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在夜战中,阿军大炮在发射6发炮弹后就必须迅速转移,因为英军的雷达透过夜幕和烟雾,在3分钟内就能找到这门炮的准确位置,并用炮瞄雷达和计算机火控系统指引的105毫米加农炮精确火力将其消灭。
第2伞兵营南面的苏格兰近卫团用上了包括“米兰”反坦克导弹和6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在内的武器,经过一夜苦战,攻克了由阿军最精锐的第5海军陆战营防守的欲坠山。廓尔喀步兵随后通过这个缺口向威廉山发起进攻。经过5小时的激战,英军于6月14日凌晨5时占领了“加尔铁里防线”上的所有要点,只损失20人。当天上午,大批阿军放弃阵地,丢下重武器,惶惶不安地四下逃命。英军部队一直追击到斯坦利港的边缘。12时30分,梅嫩德斯下达了正式的后撤命令。所有阿军部队全都龟缩到了斯坦利港的镇中心,坐在地上惶惶不安地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由于英军早已破译了阿方的密码,对其守岛部队的部署、调动和作战意图了如指掌(为了确保这一重要的信息源,英军在整个作战期间竟然没有对阿军守岛司令部进行火力袭击,而是使其一直“享受”着安然无恙却又祸在其中的特殊“优待”),穆尔从破译的电报中获悉斯坦利港阿军即将崩溃,于是下令停止进军。斯坦利港外的英军接到了停止追击的命令。穆尔严令他们“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能射击”,以免在斯坦利港的居民住宅中间发生战斗、造成平民伤亡。
此时阿军防线被攻破,已无险可守,要后撤又无路可逃,虽然斯坦利港残余的9000名守军仍然不缺粮秣弹药,但士气已经跌落得一塌糊涂。阿守军司令梅嫩德斯将军无奈之下只得向加尔铁里汇报了岛上守军的绝望形势。经加尔铁里同意后,斯坦利港守军于6月14日下午挂出白旗,签署停火命令,规定在当地时间15点实现停火。
6月14日傍晚,穆尔搭乘直升机飞往斯坦利港,在晚上21点接受了梅嫩德斯准将的投降。21点30分,梅嫩德斯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在东西福克兰岛上的14000名阿军全部向英军缴械投降。这场持续了74天的战争终于结束。
福克兰战争回顾 战争尾声(1)
战争尾声
阿方签署投降协定后,第2、3伞兵营和第42突击营随即在6月15日上午进驻斯坦利港。4月2日最后一个离开福克兰的科伊军士,在政府大楼上重新升起了英国国旗。第5步兵旅的大部分部队后来返回菲茨罗伊,廓尔喀士兵则前往古斯格林清除那里的地雷。英舰的舰载直升机忙着把在西福克兰岛的霍华德港和福克斯湾等处投降的阿军运到临时改做战俘营的斯坦利机场。除了500名高级军官和技术人员被留下继续甄别盘问外,其余阿根廷战俘将在斯坦利港登上遣返船回国。满载3000名战俘的“堪培拉”号邮船于6月18日从斯坦利港起航,两天后在阿根廷海军驱逐舰“圣特里尼达”号和“派准将”号的护卫下驶入马德林港。阿根廷军舰下了半旗,以哀悼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当地的阿根廷市民不顾阴冷黯淡的天气,伫立在码头旁,在鸽灰色的天空下默默地看着战俘归来。有的人在人群中悄悄地掩面抽泣。
6月20日,作为整个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忍耐”号破冰船派出2架直升机,在“雅茅斯”号护卫舰的火炮掩护下夺回了南桑德维奇群岛中的南图勒岛。英国和阿根廷都将南桑德维奇群岛划入本国的南极领地,虽然“南极委员会”冻结了各国在南纬60度以南对南极的领土要求,阿根廷还是在1979年夺占了南图勒岛。这一次,岛上的阿根廷海军科学考察站人员未发一枪便向英国人投降了。
阿军投降后,在福克兰群岛留下了大量的军用物资:11架“普卡拉”攻击机、3架马奇MB-339攻击机、2架贝尔212直升机、1架“美洲豹”直升机、1架“支努干”、2架阿古斯塔A-109、9架休伊UH-1。英军还俘获了几艘阿根廷舰船(部分已受创):2艘小型供应舰“马尔维纳斯”号(改名为“虎湾”号)和“伊瓜苏河”号,拖船“叶胡因”号(改名为“福克兰海峡”号),运输舰“布恩苏塞索”号,以及医院船“帕莱索湾”号(随即释放)。此外,英军还缴获了3枚未发射的MM-38“飞鱼”导弹及其发射车。
福克兰战争回顾 战争尾声(2)
早在战争结束前,“壮丽”号核潜艇、“格拉斯哥”号驱逐舰、“活泼”号护卫舰和英国石油公司的一些油船便从6月初陆续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随后起程回国的是“无恐”号、“勇猛”号、在空袭中受伤的“格拉摩根”号、“普利茅斯”号和其他一些护卫舰。伍德沃德的特混舰队司令职务在7月2日被解除。继任的雷菲尔少将以“布里斯托尔”号驱逐舰为旗舰,继续在福克兰海区滞留了一段时间。伍德沃德及其旗舰“竞技神”号航母于7月4日在“大刀”号护卫舰护航下启程回国,7月21日抵达朴次茅斯,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