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1 / 2)
就像同僚所说的那样,张居正的考成法,那就是和天下读书人作对。但陆准却不是这样的,他恰恰是满足了大多数武官的想法。
大都督府初设,还看不出什么。不过,长此以往,陆准有绝对的信心,利用辽东的战争将真正的权力从兵部转移到大都督府。这样,原本的鸡肋,就成了实权机构。
的确,有很多爵爷会因此而失去原本的权力。但主要的几位代表人物,陆准可是一个都不落的,统统推荐了实权的大都督府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等职位。实在安排不下的,还借着各地都司改革的机会,向朝廷举荐,随便派个职位给他,让他下去督导。
实权和财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有权就意味着有财。陆准对自己人一向大方,在万历朝这个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代,不贪墨的人只会清谈,清谈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贪墨,所以小小的搜刮几笔他不会放在心上。但他对结果却是同样的看重,如果谁为了那么点儿小利而坏了他的事情,他是绝不会手软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极少数的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之外,其余的人,都很满意陆准的决策。得到了实惠,更是会帮助陆准压服下面的人。
而随着军事改革步入正轨,进行的如火如荼,陆准又进一步借鉴了张居正一力推行的考成法,从大都督府到地方都司施行。
张居正不希望陆准掣肘,所以对于陆准不过分的举动,基本上都是命兵部抓紧施行的。而兵部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都是这个态度,对于陆准就更不敢违抗,权力在不知不觉间,由兵部向着大都督府过渡。
新颁布的规定基本上就是照搬了考成法,各都司衙门将应办事务造册,一本都司衙门留存,一本送往兵部,一本呈交大都督府。都司衙门对本都司应办事务,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完成一件就登出一件,反之须如实申报,否则按律惩罚。大都督府对于都司衙门的事务,每半年清查一次;另外,还不定时的点派世爵勋贵,随机到地方查察。
而世爵勋贵一旦被派遣出去查察,手中拿到的好处一定不少,自然就成了肥差。不过,如果因此而徇私舞弊,回来汇报的都是一派太平盛景,那就不要怪陆准的刀快了。跟疯子共事,有的时候,还是小心一点儿为好。
------------
第340章 尾声
大都督府的设立,让武官逐渐从被压迫的地位转变过来,开始自主。且原本的世职武官在推行考成法之下,渐渐的遭到淘汰,新开武举选中的青年俊杰则补充进来,让大明军备为之一新。
不过,这样的改变,同样也引起了小皇帝的警惕。陆准知道,如果不做任何改变的话,那么他的危险,或许也就在眼前了。
万历十年初,陆准上疏,称自己自从隆庆五年入京以来,已经十年没有回过家了。自己的儿子自从出生一个月,就没有再见过,实在是想念。其主动请辞,想要回家看看。
小皇帝自然不可能允许,但却下旨让陆准的妾侍和儿子一同入京,并给予了封赏。
↑返回顶部↑
大都督府初设,还看不出什么。不过,长此以往,陆准有绝对的信心,利用辽东的战争将真正的权力从兵部转移到大都督府。这样,原本的鸡肋,就成了实权机构。
的确,有很多爵爷会因此而失去原本的权力。但主要的几位代表人物,陆准可是一个都不落的,统统推荐了实权的大都督府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等职位。实在安排不下的,还借着各地都司改革的机会,向朝廷举荐,随便派个职位给他,让他下去督导。
实权和财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有权就意味着有财。陆准对自己人一向大方,在万历朝这个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代,不贪墨的人只会清谈,清谈的人也不一定就不贪墨,所以小小的搜刮几笔他不会放在心上。但他对结果却是同样的看重,如果谁为了那么点儿小利而坏了他的事情,他是绝不会手软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极少数的要钱不要命的家伙之外,其余的人,都很满意陆准的决策。得到了实惠,更是会帮助陆准压服下面的人。
而随着军事改革步入正轨,进行的如火如荼,陆准又进一步借鉴了张居正一力推行的考成法,从大都督府到地方都司施行。
张居正不希望陆准掣肘,所以对于陆准不过分的举动,基本上都是命兵部抓紧施行的。而兵部看到自己的顶头上司都是这个态度,对于陆准就更不敢违抗,权力在不知不觉间,由兵部向着大都督府过渡。
新颁布的规定基本上就是照搬了考成法,各都司衙门将应办事务造册,一本都司衙门留存,一本送往兵部,一本呈交大都督府。都司衙门对本都司应办事务,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完成一件就登出一件,反之须如实申报,否则按律惩罚。大都督府对于都司衙门的事务,每半年清查一次;另外,还不定时的点派世爵勋贵,随机到地方查察。
而世爵勋贵一旦被派遣出去查察,手中拿到的好处一定不少,自然就成了肥差。不过,如果因此而徇私舞弊,回来汇报的都是一派太平盛景,那就不要怪陆准的刀快了。跟疯子共事,有的时候,还是小心一点儿为好。
------------
第340章 尾声
大都督府的设立,让武官逐渐从被压迫的地位转变过来,开始自主。且原本的世职武官在推行考成法之下,渐渐的遭到淘汰,新开武举选中的青年俊杰则补充进来,让大明军备为之一新。
不过,这样的改变,同样也引起了小皇帝的警惕。陆准知道,如果不做任何改变的话,那么他的危险,或许也就在眼前了。
万历十年初,陆准上疏,称自己自从隆庆五年入京以来,已经十年没有回过家了。自己的儿子自从出生一个月,就没有再见过,实在是想念。其主动请辞,想要回家看看。
小皇帝自然不可能允许,但却下旨让陆准的妾侍和儿子一同入京,并给予了封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