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1 / 2)
第三个五年中,新航线上所有部落都已经被夏国攻下,由丙型船组成的船队沿着新航线继续向东方航行,这一次商部船队的目标是找到黄河的入海口,顺便与路上发现的部落进行交易,查探那些部落的情况,为日后远征军团进军这里做好准备。
西线战场上,骑兵部队不断深入草原,由近及远,不断攻打发现的游牧部落和联盟,同时每一年里骑兵部队的规模都在扩大,到了第三个五年结束,骑兵部队已经扩充至九个镇,骑兵数量已经过四千,骑兵部队编制早已经从团晋升为旅,木轼为旅帅。
现在开始,骑兵部队每一次深入草原都是兵分两路,以如今骑兵部队的规模,即便是兵分两路,每一路也能与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对抗。
在骑兵部队不断攻击下,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纷纷向西方和北方迁移,以至于蓄城向西方半个月路程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游牧部落存在。
没有游牧部落的威胁,蓄城在草原上开辟数个大牧场,用来放牧牛马羊,等到大草原都成为夏国的牧场,无论夏国人口增加多少,夏国都不会缺少牛马用还有兽肉吃。
夏国进入到第四个五年,因为东线战场暂时消失,西线战场还有南方(南线)战场成为夏国两个主要战场,西线战场的重要性还要大于南方战场,苏焱制定一个计划,准备在未来十年里派遣骑兵部队扫荡大草原,将大草原上绝大部分的游牧部落和联盟都消灭掉。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苏焱准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将骑兵部队扩充至一万两千五百骑,也就是一个军的规模,以后夏国放在草原上的骑兵部队规模都将保持一个军的编制,同时夏国其他区域也将增加骑兵编制,主要是放在县以上行政单位,城镇不放置单独的骑兵编制。
在县级行政单位增加骑兵编制,主要还是为了应对县里各城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奴隶暴动、发生天灾、敌人入侵等重要事项,夏国各座城池之间修筑有平整的道路,非常方便骑兵快速行进支援。
第四个五年里,夏国在中京城设置内阁,苏焱的两个儿子平和安分别为内阁的首辅和次辅,其他各部部长皆为内阁成员,夏国主要事情都将交给内阁处理,最后由苏焱审批盖印,盖上王印便代表经由内阁处理的事项正式通过可以施行全国。
内阁的建立代表这些年来平和安的能力终于得到苏焱的认可,苏焱快六十岁了,放在夏国已经是非常大的年龄,很少有人能够活这么大岁数,而苏焱忙碌这么多年也累了,甚至生出将国家彻底交给两个儿子的想法,以后每天和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在一起,颐养天年。
但是苏焱不能将事情全部放下,平和安有管理国家的能力,但还没有带领夏国继续向前大步迈进的能力,夏国还需要苏焱看着才行,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方面,只有苏焱才能的指挥才能让夏国的科技向着苏焱需要的方向发展,若是任由夏国自身发展,有很大可能会走上歧路。
直到夏历二十八年结束,夏国的第四个五年随同结束,夏国人口暴增至一百二十八万,第四个五年中,夏国增加人口约四十万,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正常的事情,随着夏国人口的增多,人口增加速度会不断放缓,可能再像人口少时那样不断暴增。
随着人口的增加,夏国的城池也随着增加,已经多达一百六十三座,平均每年新增十座城池,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增加到十九个。
另外在夏历二十五年里,商部的船队终于抵达黄河的出海口,以夏国最快的改进版丙型船速度,从夏国最东方的城池向黄河出海口航行,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夏国的发展方向将向南方和向东方并重,大海有着夏国所需要的盐,只有夏国的疆域抵达大海,夏国不再会缺少盐。
随着夏国的人口增多、城池增多,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在不断增多,已经出现当初施行县镇制之前的情况,每年初春朝会,县长、局长们齐聚中京城,议政厅都快要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返回顶部↑
西线战场上,骑兵部队不断深入草原,由近及远,不断攻打发现的游牧部落和联盟,同时每一年里骑兵部队的规模都在扩大,到了第三个五年结束,骑兵部队已经扩充至九个镇,骑兵数量已经过四千,骑兵部队编制早已经从团晋升为旅,木轼为旅帅。
现在开始,骑兵部队每一次深入草原都是兵分两路,以如今骑兵部队的规模,即便是兵分两路,每一路也能与草原上的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对抗。
在骑兵部队不断攻击下,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纷纷向西方和北方迁移,以至于蓄城向西方半个月路程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游牧部落存在。
没有游牧部落的威胁,蓄城在草原上开辟数个大牧场,用来放牧牛马羊,等到大草原都成为夏国的牧场,无论夏国人口增加多少,夏国都不会缺少牛马用还有兽肉吃。
夏国进入到第四个五年,因为东线战场暂时消失,西线战场还有南方(南线)战场成为夏国两个主要战场,西线战场的重要性还要大于南方战场,苏焱制定一个计划,准备在未来十年里派遣骑兵部队扫荡大草原,将大草原上绝大部分的游牧部落和联盟都消灭掉。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苏焱准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将骑兵部队扩充至一万两千五百骑,也就是一个军的规模,以后夏国放在草原上的骑兵部队规模都将保持一个军的编制,同时夏国其他区域也将增加骑兵编制,主要是放在县以上行政单位,城镇不放置单独的骑兵编制。
在县级行政单位增加骑兵编制,主要还是为了应对县里各城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奴隶暴动、发生天灾、敌人入侵等重要事项,夏国各座城池之间修筑有平整的道路,非常方便骑兵快速行进支援。
第四个五年里,夏国在中京城设置内阁,苏焱的两个儿子平和安分别为内阁的首辅和次辅,其他各部部长皆为内阁成员,夏国主要事情都将交给内阁处理,最后由苏焱审批盖印,盖上王印便代表经由内阁处理的事项正式通过可以施行全国。
内阁的建立代表这些年来平和安的能力终于得到苏焱的认可,苏焱快六十岁了,放在夏国已经是非常大的年龄,很少有人能够活这么大岁数,而苏焱忙碌这么多年也累了,甚至生出将国家彻底交给两个儿子的想法,以后每天和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在一起,颐养天年。
但是苏焱不能将事情全部放下,平和安有管理国家的能力,但还没有带领夏国继续向前大步迈进的能力,夏国还需要苏焱看着才行,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方面,只有苏焱才能的指挥才能让夏国的科技向着苏焱需要的方向发展,若是任由夏国自身发展,有很大可能会走上歧路。
直到夏历二十八年结束,夏国的第四个五年随同结束,夏国人口暴增至一百二十八万,第四个五年中,夏国增加人口约四十万,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正常的事情,随着夏国人口的增多,人口增加速度会不断放缓,可能再像人口少时那样不断暴增。
随着人口的增加,夏国的城池也随着增加,已经多达一百六十三座,平均每年新增十座城池,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增加到十九个。
另外在夏历二十五年里,商部的船队终于抵达黄河的出海口,以夏国最快的改进版丙型船速度,从夏国最东方的城池向黄河出海口航行,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夏国的发展方向将向南方和向东方并重,大海有着夏国所需要的盐,只有夏国的疆域抵达大海,夏国不再会缺少盐。
随着夏国的人口增多、城池增多,夏国的县级行政单位也在不断增多,已经出现当初施行县镇制之前的情况,每年初春朝会,县长、局长们齐聚中京城,议政厅都快要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