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骨 第15节(2 / 7)
素白平整的熟宣上,几个翰林正用明黄色云纹的封面进行封装,明帝拿起一本翻阅起来,面露满意神色:“宜阳,你也来瞧瞧。”
扉页上写着修撰国史的臣子名册,除了孟宴礼之外,还有七位编修,抄写者三十位。温昭明却没有从中看到宋也川的名字。她知道,宋也川曾在这暗无天日的左顺门庑房中宵衣旰食三年,呕心沥血与众人笔耕不辍,这份书籍之中藏着他无数的心血与智慧,竟如此轻易被埋没于历史的尘沙之中。
她知道他是罪臣,大梁国史这样重要的典籍确实不能冠上他的姓名。她只是有些许不平,也是替宋也川感到惋惜。
“这部书编得很好,主持修纂得七位编修,如今在何处?”
孟宴礼作揖道:“正是这七人。”
有七位穿着官服的青年站起身,对着明帝一揖及地。
“赏。”明帝言简意赅,“文笔精妙,字字珠玑。此七人赏白金四十两,授正六品翰林院修撰。”
七人都面露喜色,跪地谢恩。
此刻已近午时,明帝留温昭明在宫中用膳。趁着明帝午睡的功夫,温昭明向翰林院走去,经过文华殿时听到殿中有人在讲学。
每天经筵日讲大都是在午后,一般是翰林院的五经博士为皇帝、太子以及皇子们讲学。恰逢文华殿西苑无逸殿建成,皇子们的讲学大都在无逸殿进行。
今日的讲读官是孟宴礼。
温昭明听过他授课,只记得是一位刚正的清流派老臣。在朝为官三十多载,埋首于翰林院之中,不愿意参与过多的政事。
孟宴礼此刻讲读的是《通鉴纲目》和《贞观政要》。
明帝登基之后逐渐疏远了儒臣,对于前朝时颇为看重的经筵日讲并不看重,因此对于皇帝的日讲改为了每旬一讲。正因皇帝的不置可否,几位皇子其实也疏于对于四书五经的学习。透过无逸殿的窗纱,温昭明发现今日坐在殿中的竟只有五皇子温珩一人。
温珩的生母是怡嫔,她入宫数年之久,又因诞育皇子才被封为嫔位,只因身体不好,常年不侍奉圣驾,早已失去了宠幸,这个孩子也只能养在乾东四所里。
↑返回顶部↑
扉页上写着修撰国史的臣子名册,除了孟宴礼之外,还有七位编修,抄写者三十位。温昭明却没有从中看到宋也川的名字。她知道,宋也川曾在这暗无天日的左顺门庑房中宵衣旰食三年,呕心沥血与众人笔耕不辍,这份书籍之中藏着他无数的心血与智慧,竟如此轻易被埋没于历史的尘沙之中。
她知道他是罪臣,大梁国史这样重要的典籍确实不能冠上他的姓名。她只是有些许不平,也是替宋也川感到惋惜。
“这部书编得很好,主持修纂得七位编修,如今在何处?”
孟宴礼作揖道:“正是这七人。”
有七位穿着官服的青年站起身,对着明帝一揖及地。
“赏。”明帝言简意赅,“文笔精妙,字字珠玑。此七人赏白金四十两,授正六品翰林院修撰。”
七人都面露喜色,跪地谢恩。
此刻已近午时,明帝留温昭明在宫中用膳。趁着明帝午睡的功夫,温昭明向翰林院走去,经过文华殿时听到殿中有人在讲学。
每天经筵日讲大都是在午后,一般是翰林院的五经博士为皇帝、太子以及皇子们讲学。恰逢文华殿西苑无逸殿建成,皇子们的讲学大都在无逸殿进行。
今日的讲读官是孟宴礼。
温昭明听过他授课,只记得是一位刚正的清流派老臣。在朝为官三十多载,埋首于翰林院之中,不愿意参与过多的政事。
孟宴礼此刻讲读的是《通鉴纲目》和《贞观政要》。
明帝登基之后逐渐疏远了儒臣,对于前朝时颇为看重的经筵日讲并不看重,因此对于皇帝的日讲改为了每旬一讲。正因皇帝的不置可否,几位皇子其实也疏于对于四书五经的学习。透过无逸殿的窗纱,温昭明发现今日坐在殿中的竟只有五皇子温珩一人。
温珩的生母是怡嫔,她入宫数年之久,又因诞育皇子才被封为嫔位,只因身体不好,常年不侍奉圣驾,早已失去了宠幸,这个孩子也只能养在乾东四所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