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人格 第166节(3 / 7)
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专业书,翻开全是解风的字迹,解风的字和解临的很不一样,连笔锋都带着轻风细雨般的温柔。
“那段时间他不怎么回家,”解临说,“但他有时候会把工作笔记带回来。”
两人坐在地上,书和工作日志在两边摞出高高两叠。
按照时间顺序从后往前翻,没翻几本就在一堆书里找到了一本棕色封皮的工作本。
已经是深夜,窗外一片暗色。
解临指尖轻轻拂过封皮,然后翻开了第一页,第一页是对于“儿童绑架犯”的心理侧写,结合了国内外一些典型案例:这类人大多社会价值感不高,在同龄人里难以获得成就感,所以选择挑孩子下手,只有在孩子身上才能找到那种可以被自己支配的快感。
这段心理侧写在当时是一个主流猜测。
但是解风走得早,他并不知道凶手被抓获之后警方获得的情报推翻了这一猜测,因为凶手似乎并不是这样想的,他根本瞧不起所有人,所以完全不存在“在同龄人里难以获得成就感”这一点。
这也是这个案件引发轰动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一段当年的错误猜测,一下把解临和池青两人拉回了十年前,从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解风当时的焦灼。
解风试图从有限的信息里追查嫌犯。
大部分都是案例分析,再往后开始出现一串独立的数字,每一页起始的地方都写着一个人的代号,就读学校,以及家庭情况。
“是当年被绑的孩子,”解临匆匆扫了一眼,“当年我看过他们的资料。”
这本工作本解临这些年也翻看过。
但翻看的次数不多。
↑返回顶部↑
“那段时间他不怎么回家,”解临说,“但他有时候会把工作笔记带回来。”
两人坐在地上,书和工作日志在两边摞出高高两叠。
按照时间顺序从后往前翻,没翻几本就在一堆书里找到了一本棕色封皮的工作本。
已经是深夜,窗外一片暗色。
解临指尖轻轻拂过封皮,然后翻开了第一页,第一页是对于“儿童绑架犯”的心理侧写,结合了国内外一些典型案例:这类人大多社会价值感不高,在同龄人里难以获得成就感,所以选择挑孩子下手,只有在孩子身上才能找到那种可以被自己支配的快感。
这段心理侧写在当时是一个主流猜测。
但是解风走得早,他并不知道凶手被抓获之后警方获得的情报推翻了这一猜测,因为凶手似乎并不是这样想的,他根本瞧不起所有人,所以完全不存在“在同龄人里难以获得成就感”这一点。
这也是这个案件引发轰动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一段当年的错误猜测,一下把解临和池青两人拉回了十年前,从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解风当时的焦灼。
解风试图从有限的信息里追查嫌犯。
大部分都是案例分析,再往后开始出现一串独立的数字,每一页起始的地方都写着一个人的代号,就读学校,以及家庭情况。
“是当年被绑的孩子,”解临匆匆扫了一眼,“当年我看过他们的资料。”
这本工作本解临这些年也翻看过。
但翻看的次数不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