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1 / 2)
山下早就停满了牛车,山道上也有三三两两的官员。谢安、王坦之下了牛车,对望一眼,也跟着拾阶而上。
官员们的窃窃私语,顺着山风断断续续地飘到王坦之耳朵里,大部分听不真切,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鸿门宴”这三个字,他不由地两腿打颤,几乎站立不稳。侧眼一瞥,谢安的神情依旧平静,步履依旧平稳,不禁咬牙跟上。
终于到了新亭。亭子正中席位上端坐一人,不是桓温是谁?从亭中到亭外,设了不少席位,已有许多官员入座。郗超坐于桓温左侧下手隔席处,而离桓温最近的左右两席,却是空着。透过悬挂着的帐幔,似乎隐约可见许多笔直的身影,正环亭层层而立。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拜见桓公。”
两人进入亭中,躬身下拜。
王坦之刚刚被山风吹干的汗水,又出得满脸都是,他的袍袖在微微颤抖,手中的芴板拿倒了,却丝毫不觉。他不明白,为何身侧的谢安面容是如此的平静,步履是如此的舒缓,仿佛这只是一次寻常的宴会。
桓温目中的厉色一闪而过,却大笑道:“此情此景,安石可有吟咏?”
谢安微笑道:“为何没有?”他将目光投向汹涌的江水,略一思忖,吟道:“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辉 。鱼龙瀺灂,山鸟群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他吟咏的是嵇康的《赠秀才从军》。他的声音和往常并无二致,还是那么的从容舒缓,带着他独有的鼻音,桓温知道,这正是整个建康,甚至整个晋朝士人争相追捧、效仿的洛下书生咏。
在座官员脸上都显出赞叹之色,桓温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道:“安石,文度,入席吧。”
谢安率先入了左席,王坦之随之坐在了他的对面。谢安拂了拂衣袖,面向桓温,笑道:“安听闻,诸侯有道,则守卫在四邻,明公又何必在帷帐之后安置士卒呢?”
桓温被他当面揭穿,不禁有些尴尬,笑道:“正是由于不能不这样。”说完,便吩咐左右,让账后的士卒撤走,却正对上郗超的目光,桓温微微摇头。
郗超抿了抿唇,抬起手中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斟了一杯酒,送到唇边。这次他和桓温定下计谋,在新亭摆下偌大阵仗,希望以兵威慑服谢安、王坦之,最好让他们恐惧失色,做出让步,却未想到,此计慑服了王坦之,但谢安竟然丝毫不惧。
他也曾料想到这种情况,并向桓温提出建议,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就此诛杀王谢,废了司马曜,自己称帝,桓温当时有些意动,却未明确表态。如今看来,桓公还是不愿意和王谢高门,乃至建康门阀士族,公开撕破脸啊!“唉!桓公,你不是说过,‘大丈夫不能流放百世,就要遗臭万年吗’?没想到,你还是抛不开这身后名啊……”郗超暗暗寻思。
只听桓温笑道:“当时先帝故去,老夫看到安石写的议谥文章,便道,‘这等精美简短之文,可称碎金。’这里不少人是知道的。”
↑返回顶部↑
官员们的窃窃私语,顺着山风断断续续地飘到王坦之耳朵里,大部分听不真切,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鸿门宴”这三个字,他不由地两腿打颤,几乎站立不稳。侧眼一瞥,谢安的神情依旧平静,步履依旧平稳,不禁咬牙跟上。
终于到了新亭。亭子正中席位上端坐一人,不是桓温是谁?从亭中到亭外,设了不少席位,已有许多官员入座。郗超坐于桓温左侧下手隔席处,而离桓温最近的左右两席,却是空着。透过悬挂着的帐幔,似乎隐约可见许多笔直的身影,正环亭层层而立。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拜见桓公。”
两人进入亭中,躬身下拜。
王坦之刚刚被山风吹干的汗水,又出得满脸都是,他的袍袖在微微颤抖,手中的芴板拿倒了,却丝毫不觉。他不明白,为何身侧的谢安面容是如此的平静,步履是如此的舒缓,仿佛这只是一次寻常的宴会。
桓温目中的厉色一闪而过,却大笑道:“此情此景,安石可有吟咏?”
谢安微笑道:“为何没有?”他将目光投向汹涌的江水,略一思忖,吟道:“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辉 。鱼龙瀺灂,山鸟群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他吟咏的是嵇康的《赠秀才从军》。他的声音和往常并无二致,还是那么的从容舒缓,带着他独有的鼻音,桓温知道,这正是整个建康,甚至整个晋朝士人争相追捧、效仿的洛下书生咏。
在座官员脸上都显出赞叹之色,桓温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道:“安石,文度,入席吧。”
谢安率先入了左席,王坦之随之坐在了他的对面。谢安拂了拂衣袖,面向桓温,笑道:“安听闻,诸侯有道,则守卫在四邻,明公又何必在帷帐之后安置士卒呢?”
桓温被他当面揭穿,不禁有些尴尬,笑道:“正是由于不能不这样。”说完,便吩咐左右,让账后的士卒撤走,却正对上郗超的目光,桓温微微摇头。
郗超抿了抿唇,抬起手中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斟了一杯酒,送到唇边。这次他和桓温定下计谋,在新亭摆下偌大阵仗,希望以兵威慑服谢安、王坦之,最好让他们恐惧失色,做出让步,却未想到,此计慑服了王坦之,但谢安竟然丝毫不惧。
他也曾料想到这种情况,并向桓温提出建议,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就此诛杀王谢,废了司马曜,自己称帝,桓温当时有些意动,却未明确表态。如今看来,桓公还是不愿意和王谢高门,乃至建康门阀士族,公开撕破脸啊!“唉!桓公,你不是说过,‘大丈夫不能流放百世,就要遗臭万年吗’?没想到,你还是抛不开这身后名啊……”郗超暗暗寻思。
只听桓温笑道:“当时先帝故去,老夫看到安石写的议谥文章,便道,‘这等精美简短之文,可称碎金。’这里不少人是知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