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远志愣了一下,而后点头。“如此甚好!”

  **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两年半的时间悄然过去。

  金陵城外的稻田中,一个撸起裤管,扎起了衣摆的男子怀里抱着稻子的秧苗,正学着身前不远处老农的样子,弯腰将秧苗插进稻田之中。

  因为动作不熟练,显得有些笨手笨脚的,和手脚灵活的老农完全没办法比。

  稻田边蹲着一个垂髫之龄的男童,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煞是好看。眼看着男子和老农的距离越来越远,起身朝着男子喊了起来:

  “阿爹,你快一点,都追不上老爷爷了。”

  稻田里,男子,也就是宁砚,直起身扭了扭弯的酸疼的腰,看看身后才插了没多少的秧,自言自语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啊……”

  前面的老农见宁砚停了下来,就转身走近。“大人,您是金贵人,这些粗活还是让草民来吧。”说着,就准备伸手去拿宁砚怀里的秧苗。

  宁砚连忙伸手制止,笑道:“我可不是什么金贵人。你不知道,我当初发奋读书,为的就是这些米,米香可比书香墨香好闻多了。”

  “我当年可没用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娘和我妻子两个女人操持,今天我这么一做,才知道其中的不易。”

  老农感激的说到:“我们如今能忙还是多亏了大人您呢。以前家里就守着两亩地,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的。”

  “自从您说可以从兑票铺贷钱买粮买地后,利钱还那么少,我们一家就咬牙贷钱买了两亩地。如今忙起来也高兴,能吃饱了,什么都好了。”

  宁砚回到:“都说父母官,父母官,不为民谋点好事,怎么能配得上这三个字呢。”

  宁砚在金陵的第二年,就借鉴北宋王安石变法时的青苗发,在兑票务中增加了一样功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