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3 / 7)
116.第116章
晋元十八年二月初二是晋元帝四十岁生辰,此时晋元帝对朝堂掌控已至巅峰,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所以这个生辰宴会办得尤为盛大。
但此宴会是内廷宴,由皇帝和后宫嫔妃以及皇子皇孙、王公宗室在华清宫举行宫廷家宴,外臣不得参与,王家和属于外臣同样无法进入此宴会,但宴会上需要祝词和歌颂功德伟绩的文章。
王家和借此时机上书《贺大同篇》和花费两年时间整理编撰的《晋元大典》,前者是歌颂晋元帝经天纬地之才,赞扬其地位可与天地比拟,后者是他翻阅历代帝王事迹和晋元帝登基后十八年来的朝政议事的记载,专门将晋元帝的事迹编撰成册。
晋元帝见状果然龙颜大悦,在了解到王家和自进入翰林后潜心钻研学术,并未同其他人一样整日里上串下跳汲汲营营,这让晋元帝对王家和的评价又高了一层,他觉得此子眼目清明心性沉稳,不仅吩咐宦官要在生辰宴会上唱读《贺大同篇》,并当着内阁大臣的面亲口赞扬王家和“文采炳焕”,当即于文华殿召见王家和。
王家和面对晋元帝时脸上溢满了对君主的崇拜之情,在内阁大臣面前应对考核对答如流,并且时不时的表忠心,三句不离要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晋元帝对于忠于他的臣子一向甚为优待,特别是像王家和这样毫无背景势力的人,富贵贫穷升迁贬降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其实在王家和看来,这十八年里若不是因为老天爷赏口饭吃,一直风调雨顺使得大周境内百姓富庶,再加上几代皇帝的治理,想来根本也不会有如今的太平盛世了,原本他以为这样的清平盛世都是晋元帝的功劳,但等他进入翰林院后才发现自己太过想当然了。
晋元帝确实拥有帝王威仪,手段权谋驾轻就熟,刚登基的那几年,也不知是因为羽翼未丰或是还未被权力迷花了眼,所做决定具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政见上虚怀纳谏,处事上公允端正,但近几年来,他为了收归权力越发的不择手段,偏听偏信固执己见,所做决策已有不少危害社稷之嫌。
明明一开始是个英明果断励精图治的明君之相,近几年却越发的偏激冒进,或许晋元帝本就是个爱玩弄权术善于伪装之人,亦或许真的是权势惑人将他改变的面目全非。
不管什么原因,此时的王家和万万不能以政见时疏来引起晋元帝的注意,不然一不小心成了晋元帝手中博弈的棋子,到时候恐怕会沦落为第二个杨继宗,所以他只能以这种拍马屁的方式在晋元帝的面前露脸。
不久之后晋元帝擢王家和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官从正五品加经筵官之衔,负责进宫为皇子讲学,受皇帝传唤为其诵读奏章,晋元帝觉得王家和编录的《晋元大典》甚合心意,于是便让他重新编录大周史记,王家和接了这活,对晋元帝的目的心知肚明,不就是在编录史记时着重强调晋元帝的功绩嘛!对于拍马屁这一套路,王家和玩得十分溜。
也不知是后宫争斗的原因,还是晋元帝有心控制世家出身的嫔妃的后嗣的结果,他子嗣颇丰,但多是皇女,皇子只有四个,皇长子高孝珏由惠贵妃所出,惠贵妃庄静姝是阁老庄敏行的嫡孙女,因皇后无所出,遵从立嫡立长的原则,高孝珏六岁之时就被立为太子,可惜的是在五年前因一场风寒病逝,年仅十九岁。
二皇子高孝瑜由林妃所出,林妃是户部尚书林之焕的嫡女,林之焕是进士出身,由晋元帝一手提拔深受其信任,爱屋及乌,平日里晋元帝对高孝瑜非常喜爱,曾当众说过“此子深肖朕躬”之言,再加上自皇长子逝去后高孝瑜就成了长子,所以他是立太子的热门人选。
三皇子高孝琏由平贵人所出,平贵人原来是皇后身边的丫鬟,只伺候晋元帝一次就一举得男,因其身份低下,所以高孝琏自小养在皇后膝下,但并未记在皇后的名下,高孝琏在文采武艺上都十分出众,平稳谦和礼贤下士,朝堂和宗室里有不少人都对他抱有好感,再加上平日里兄友弟恭甚是孝顺,晋元帝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满意的。
四皇子高孝琰的亲娘乃是前礼部侍郎的嫡女,被晋元帝封为敬嫔,但礼部侍郎因“贪功冒进构陷同僚”而被罢黜,后来敬嫔因为“残害皇家子嗣”被晋元帝打入冷宫,不久就于冷宫上吊自尽了,失去母亲的四皇子被晋元帝指给柔妃抚养。
↑返回顶部↑
晋元十八年二月初二是晋元帝四十岁生辰,此时晋元帝对朝堂掌控已至巅峰,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所以这个生辰宴会办得尤为盛大。
但此宴会是内廷宴,由皇帝和后宫嫔妃以及皇子皇孙、王公宗室在华清宫举行宫廷家宴,外臣不得参与,王家和属于外臣同样无法进入此宴会,但宴会上需要祝词和歌颂功德伟绩的文章。
王家和借此时机上书《贺大同篇》和花费两年时间整理编撰的《晋元大典》,前者是歌颂晋元帝经天纬地之才,赞扬其地位可与天地比拟,后者是他翻阅历代帝王事迹和晋元帝登基后十八年来的朝政议事的记载,专门将晋元帝的事迹编撰成册。
晋元帝见状果然龙颜大悦,在了解到王家和自进入翰林后潜心钻研学术,并未同其他人一样整日里上串下跳汲汲营营,这让晋元帝对王家和的评价又高了一层,他觉得此子眼目清明心性沉稳,不仅吩咐宦官要在生辰宴会上唱读《贺大同篇》,并当着内阁大臣的面亲口赞扬王家和“文采炳焕”,当即于文华殿召见王家和。
王家和面对晋元帝时脸上溢满了对君主的崇拜之情,在内阁大臣面前应对考核对答如流,并且时不时的表忠心,三句不离要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晋元帝对于忠于他的臣子一向甚为优待,特别是像王家和这样毫无背景势力的人,富贵贫穷升迁贬降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其实在王家和看来,这十八年里若不是因为老天爷赏口饭吃,一直风调雨顺使得大周境内百姓富庶,再加上几代皇帝的治理,想来根本也不会有如今的太平盛世了,原本他以为这样的清平盛世都是晋元帝的功劳,但等他进入翰林院后才发现自己太过想当然了。
晋元帝确实拥有帝王威仪,手段权谋驾轻就熟,刚登基的那几年,也不知是因为羽翼未丰或是还未被权力迷花了眼,所做决定具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政见上虚怀纳谏,处事上公允端正,但近几年来,他为了收归权力越发的不择手段,偏听偏信固执己见,所做决策已有不少危害社稷之嫌。
明明一开始是个英明果断励精图治的明君之相,近几年却越发的偏激冒进,或许晋元帝本就是个爱玩弄权术善于伪装之人,亦或许真的是权势惑人将他改变的面目全非。
不管什么原因,此时的王家和万万不能以政见时疏来引起晋元帝的注意,不然一不小心成了晋元帝手中博弈的棋子,到时候恐怕会沦落为第二个杨继宗,所以他只能以这种拍马屁的方式在晋元帝的面前露脸。
不久之后晋元帝擢王家和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官从正五品加经筵官之衔,负责进宫为皇子讲学,受皇帝传唤为其诵读奏章,晋元帝觉得王家和编录的《晋元大典》甚合心意,于是便让他重新编录大周史记,王家和接了这活,对晋元帝的目的心知肚明,不就是在编录史记时着重强调晋元帝的功绩嘛!对于拍马屁这一套路,王家和玩得十分溜。
也不知是后宫争斗的原因,还是晋元帝有心控制世家出身的嫔妃的后嗣的结果,他子嗣颇丰,但多是皇女,皇子只有四个,皇长子高孝珏由惠贵妃所出,惠贵妃庄静姝是阁老庄敏行的嫡孙女,因皇后无所出,遵从立嫡立长的原则,高孝珏六岁之时就被立为太子,可惜的是在五年前因一场风寒病逝,年仅十九岁。
二皇子高孝瑜由林妃所出,林妃是户部尚书林之焕的嫡女,林之焕是进士出身,由晋元帝一手提拔深受其信任,爱屋及乌,平日里晋元帝对高孝瑜非常喜爱,曾当众说过“此子深肖朕躬”之言,再加上自皇长子逝去后高孝瑜就成了长子,所以他是立太子的热门人选。
三皇子高孝琏由平贵人所出,平贵人原来是皇后身边的丫鬟,只伺候晋元帝一次就一举得男,因其身份低下,所以高孝琏自小养在皇后膝下,但并未记在皇后的名下,高孝琏在文采武艺上都十分出众,平稳谦和礼贤下士,朝堂和宗室里有不少人都对他抱有好感,再加上平日里兄友弟恭甚是孝顺,晋元帝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满意的。
四皇子高孝琰的亲娘乃是前礼部侍郎的嫡女,被晋元帝封为敬嫔,但礼部侍郎因“贪功冒进构陷同僚”而被罢黜,后来敬嫔因为“残害皇家子嗣”被晋元帝打入冷宫,不久就于冷宫上吊自尽了,失去母亲的四皇子被晋元帝指给柔妃抚养。
↑返回顶部↑